我叫陶光聪,今年37岁,家住赫章县结构乡多魁村砂锅厂组。我家有6口人,居住在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寨,上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父亲,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小学。 年,我家因家境贫寒又不懂技术,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候,家庭条件差、出行困难、信息闭塞、与外界的联系少,导致我的思维受到限制,一家人的开支只能靠老人留下来的那十来亩地,种植洋芋、荞麦满足一家人的生活。 年3月份,在一次乡党委政府组织的农村种养殖技术培训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觉得结合我家的地理位置,我认为养殖是条出路。于是回到家后跟我妻子讲述了我的想法,妻子认为想法很好。 她问我:“钱呢?” 这一问,简单两个字让我困惑、发愁到想放弃了。 原本收入不高的家庭,想要发展,启动资金便是一大难题。我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晚上。 年5月,冥思苦想后,我终于想到驻村干部到我家宣传过的“特惠贷”优惠扶贫政策。
我便按程序向乡人民政府申请了5万元的“特惠贷”,在做好前期养殖圈舍等各种设施准备工作后,将申请来的5万元特惠贷购买了20头猪及2头牛,自此,开始了我从想搞养殖到开始养殖的奋斗历程。 计划赶不上变化,三个月后,原本健康成长的猪,因生病,相继死去七八个,原本一家人寄托的希望,全变成泡影。 在猪生病的那个星期,我不断向乡里有关部门农技人员咨询,请他们到实地诊断分析,闲时请有文化的邻居在手机上查询相关的养殖疾病预防,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步积累、学习到很多养殖的技术。我始终坚信,付出必然有收获,年年底,通过我和妻子努力,养猪售卖便获得了5万元收入。越做,心里的拼劲越足了,年年底,我家便实现了脱贫。
年3月,我开始将煮酒及养殖发展为一体,用酒糟饲养猪。这年年底,我养殖的猪共计卖了30头,加上卖的两头牛,让我获得了10万余元的收入。 我蒸煮出来的木桶子酒,以10元至20元不等的价格,每年销售5千斤左右,获得收入5万元左右。用赚来钱买了一辆小货车,送货上门,客人们都称赞我家酿造的酒好。看到别人喝我煮的酒时脸上的“醉意”,我感到无比欣慰。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通讯员罗平静 编辑刘娟利 编审杨仪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