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基张鸿
奋力冲刺90天,交出亮眼成绩单
——毕节供电局脱贫攻坚“6·30项目”建设纪实
6月19日,毕节供电局顺利完成台配网变压器投运工作,标志着脱贫攻坚电网建设“6·30项目”提前11天建成投运,也意味着全局干部职工“奋力冲刺90天”以来,终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新建线路.26公里
——新增配变容量千伏安
——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亿元
——在全省10家地市供电局中率先完成“6·30目标”建设任务
……
短短两个多月,收获累累硕果。回顾这场“冲刺”,多少辛酸,多少汗水,都变成现在长舒一口气后的轻松和喜悦。而这一切,要从两个多月之前说起。
4月7日,赫章供电局低电压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电杆上作业。程基摄
号令如山,斗志弥坚
3月31日,省委省政府提出“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吹响了脱贫攻坚最后决战的冲锋号。全省9个未脱贫出列的贫困县,有3个在毕节;3个剩余贫困人口过万的县区,有2个在毕节。“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对毕节而言,担子尤其沉重。
“绝对不能因为电网原因影响脱贫攻坚的推进”,这是贵州电网公司今年年度工作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为此,毕节供电局提出,在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用电情况再排查、再梳理、再落实,对可能出现的电压低、可靠性差等“黑点”,建立快速处置通道,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实行销号处理,为毕节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考虑到‘6·30目标’的要求,我们对电网项目投资计划、建设工期都做了调整。”毕节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夏开胜介绍说,针对纳雍、威宁、赫章、七星关、织金这5县区,在电网项目安排上做了相应倾斜,“比如纳雍就安排了44个项目,七星关安排了47个项目。”同时,调整了项目投产期限,将所有涉及配变变压器的项目投运期全部提前到6月30日。
于是,经过调整,毕节供电局脱贫攻坚“6·30项目”总数达个,其中84个纳入贵州电网公司重点管控范围。
受疫情影响,今年电网建设项目开工时间比往年延迟了好几个星期,而投产期却提前了将近半年。“一个延迟,一个提前,留给我们的有效施工时间实际上只有两个多月。”夏开胜说,“虽然每年都会讲‘时间紧、任务重’,但今年真的是‘时间尤其紧、任务尤其重’”。尽管拥有近十年的电网建设经验,并不乏攻坚克难的经历,但是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夏开胜也倍感“压力山大”。
“工程量大,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有效施工时间短”,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摆在毕节供电局面前的,的确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困难,全体干部职工没有退缩,而是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坚决打赢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5月29日,赫章县民进村电网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搬运变压器。陈刚罗凯摄
党建引领,有条不紊
目标既定,重在落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完成“6·30项目”建设任务?毕节供电局紧紧握住“党建引领”这一抓手,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实施挂牌督战,提出“督战队+联系点+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模式,方向明确,纲举目张,有条不紊推进“6·30项目”进度。
以“挂牌督战”明确责任。成立脱贫攻坚督战队,从4月开始对纳雍、威宁、赫章和织金、七星关5县区的“6·30项目”实行挂牌督战,聚焦“黑点查找、规划落地、项目进度、廉洁纪律”四个关键,确保对各县局脱贫攻坚工作“一战到底”。
以“临时党支部”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指导5家县局成立脱贫攻坚电网建设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按照“我是党员·脱贫攻坚行动”要求,运用书记项目、支部行动计划、党员承诺、党组织联建等载体,确保脱贫攻坚“6·30项目”务期必成。
以“联系点”为桥梁,将“督战队”和“临时党支部”连接起来。局党委针对各县局设立的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建立联系点,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党建联系点对“6·30项目”进行现场调研,深入了解临时党支部工作情况,临时党支部向联系点挂点领导汇报“6·30项目”完成情况,把成绩亮出来,把困难提出来,畅通沟通渠道,全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支部、党员是关键。“省委省政府提出‘冲刺90天打赢攻坚战’之后,我们部门第一时间就组织召开了动员会,统一思想。会上就明确了,支部8个党员,必须带头冲锋。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党员冲上去。我自己是支部书记,更要带头,所以我主动认领了‘书记项目’,我挂的点就是威宁盐仓的10千伏盐板线。”项目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张鸿说,在冲刺“6·30目标”过程中,支部党员勇做先锋,全体员工共同冲锋,为推进项目进度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5月29日,织金以那镇树林村,电力工人在安装横担。程基摄
科学管控,统筹推进
“接到工作任务后,我们立即着手安排部署,倒排工期,把项目进度管控计划细化到每天,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时间表,马不停蹄开始干。”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文茂聪说,根据目标任务,毕节供电局制定了“6个计划”,即工程量计划、物资到货计划、停电计划、验收计划、电子化移交计划、投运计划,按照“复测一个、会审一个、开工一个、建成一个、验收一个、投运一个”的原则整体推进建设工作。
建立“两会一约”机制,即召开周例会、工地现场会,对进度落后单位进行约谈。毕节供电局每周召开电网建设例会,总结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本周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对于进度滞后的县局,我们会在每天晚上施工结束后,在工地上召开现场会,查找问题,研讨解决办法,对进度进行纠偏。”文茂聪说,这几个月以来,在工地上开会开到晚上十一二点,算是寻常事了。
个项目,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必须投入大量人力。为此,毕节供电局从大方、金沙、黔西三家县局抽调人员到纳雍、威宁、赫章参加“督战”,集中人力支援未出列县区脱贫攻坚。同时,督促两家施工单位,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人力投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直到3月初,很多外地工人都还没有返工。局项目管理中心协调施工方,多方联络,在省内省外招募大量工人进行施工,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发放工人工资,保证足够的人力投入。最多的时候,有超过人在各个施工点上同时施工,到工程收尾阶段,施工人员也有多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设备、材料是电网建设的基础。由于疫情影响和工期提前这两个原因,很多原计划的物资交货期无法满足项目进度要求。为此,局物流服务中心成立了“6·30项目”物资保供应工作组,安排专人全力配合项目管理中心,根据调整后的项目进度安排物资供货进度,在各地复工复产后第一时间联系供应商,督促生产、发货。对于交货期特别紧急的设备材料,上报物资公司、供应链部予以协调,通过招标采购“绿色通道”,缩短采购周期,优先选择产能充足的供应商承接生产任务,确保不因物资供应影响工程进度。
“阻工”常常是让电网建设人员头疼的问题。在“6·30项目”建设过程中,毕节供电局也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阻工难题。“绝大多数时候,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了,他们一般也会支持我们,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靠政府帮忙协调。”夏开胜介绍说,“6·30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毕节供电局及各县局积极与各级政府沟通汇报,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线路通道、青苗赔偿、林木砍伐、土地征用、阻工等问题。“织金以那和纳雍百兴、阳长几个施工点,阻工比较严重,最后都是当地政府派人和我们一起去协调,才解决的。”夏开胜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6·30项目”很难如期完工。
在项目建成验收后,为了以最快时间完成投运,毕节供电局按照“能带则带”的原则,大规模开展带电搭火作业。在投运的台变压器中,有近台变压器是采用“带电搭火”方式投运的。通过“带电搭火”,不仅加快了投运进度,也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成立脱贫攻坚党员突击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程基摄
两个多月的奋力冲刺,毕节供电局干部职工流下了太多汗水。
分管基建的副局长杨永谦,每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各个工地上奔波,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各种难题。
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文茂聪,几个月来没有好好休过一次周末,陪家人的时间也少得可怜,为此总是被妻子“抱怨”。
项目经理医院的医生,要给自己和家里小孩做检查,也因为工作繁忙而一拖再拖。
五一劳动节假期,项目管理中心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争分夺秒抢工期抓进度。
……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
如今,脱贫攻坚电网建设“6·30项目”提前11天建成投运,毕节供电局的干部职工总算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但也仅仅只能“稍微”松一口气。下半年,毕节供电局将完成33个煤矿“双化”项目,为毕节试验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任重道远,毕节电网人仍将砥砺奋进,一往直前。
作者:程基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