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乡巨变赫章县贯彻落实省委挂牌督战决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贫困程度深,脱贫全靠拼;推进产业化,乡村才振兴;干部带头干,党是领路人。”3月10日在赫章县铁匠乡中井村机耕道上,乡镇干部用车载喇叭一路鼓劲。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贵州省赫章县委书记刘建平等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汇报了全县脱贫攻坚情况……   中央关怀、省委督战、市委支持,让地处乌蒙深处的赫章县人民倍受鼓舞,党委谋篇布局、干部苦干实干、企农争分夺秒抢农时调结构让山乡春潮涌动。

育苗大棚的工作人员在除草

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干出乌蒙新天地   战鼓声声,时不我待,赫章乘势谋篇布局。   以打破“养牛为犁田、养猪为过年、种菜换点盐巴钱”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为突破点,赫章建立了县四大班子领导领衔推进坝区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分别成立了食用菌、蚕桑、核桃、蔬菜等9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县剩余的万亩可用耕地用于发展特色产业。   方向既定,《赫章县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督查考核方案》随即出台,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个督查组从1月份开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周调度跟踪、月考核排名,考核细到干部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全面推行沙场点兵选人用人制度,彻底改变了“你忙我不忙,八月打米大家黄”的旧有职务论资排辈做法,能者上、庸者退选贤用能蔚然成风,广大干部争下基层一显身手。   家看家,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读懂了“群众参与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农业产业化宏伟蓝图,赫章广大企业主、农户摒弃了观望和等靠要等思想,火力全开攻脱贫。

处卓村村民在种植百合

分秒必争田间地头补损失   “大家今天加把劲,把芝樱大棚里的杂草清理一下,再把迷迭香的花苗早点育完,多劳多得,加油啊!今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3月10日,记者在铁匠乡中井村花卉育苗基地看到,管理员周巧在田间地头穿梭的脚步就像跑的一样。   “公司刚刚签了一批订单,我们得抓紧时间育苗,因疫情前段时间销售受到了影响,现在市场已经完全打开了,我们要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周巧一边动手参与除草一边对记者说。   结婚后,我和祖辈一样在山里种植包谷,人很累但常常连孩子的尿不湿都买不起,为了生活,我们把孩子留给公婆,先后到过浙江、广东、上海打工,到头来也没能让我一家人脱贫。回想在外每月来元的临时工到如今元月工资的管理员,周巧激动得泪花涟涟。   铁匠乡党委副书记徐本科说,仅偏远的铁匠乡如今就引进了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黔草堂中药有限公司、贵州赫章县苗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一批龙头企业进驻,实现每户贫困户有1人以上就业。   在松坪乡贵州新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多个村民在拔葱、清洗、装车忙得热火朝天。公司法人周礼贵说,2年前基地发展到亩时,由于资金困难、销路不畅,我都想打退堂鼓了,想不到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琨得知情况后赶到基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多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亲自为公司香葱提名“乌蒙香葱”并注册商标,帮助打开了广州、上海等大型批发市场,现在我将香葱基地总面积扩展到亩,预计基地全部建成后日带动余人稳定就业,年支付土地流转费万元,劳务费多万元。   “看到党员干部处处为民解难题,他们的拼劲感动了我,我通过申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要提高自身觉悟,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周礼贵说。

务工人员在采收鲜花

龙头带动利益联结土生金   在珠市彝族乡核桃村,村民们正按照技术员要求对老品种核桃进行高位嫁接,村民吴英说:“以前包谷种一坡,收一萝;现在种核桃很多人富得很,有龙头企业带动做什么都成。”   在企业带动下,当前赫章县已累计种植核桃万亩,组建了65个核桃专业合作社、27家核桃协会对核桃基地实行联合经营,核桃覆盖了全县所有贫困村,覆盖了90%以上的贫困户,当前核桃已挂果30万亩,年产值近15亿元,涉及农户人均增收元以上,仅收入上万元的核桃种植户达余户,核桃成为赫章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铁匠乡,政府引进港华集团采取企业投大头、财政补一批、扶贫整合一批推行“1个生态产业+1个科技团队+2个阶段目标(脱贫永不返贫)+3种扶贫措施(扶贫、扶智、扶业)+3条增收渠道(就业务工工资、设备设施分红、大棚流转租金)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发展鲜花产业,农户土地入股分红每亩每年收入元、贫困户通过财政专项扶贫入股参与分红年近千元、农户务工收入2万多元,原来是贫困发生率40.3%的中井村,就因“一朵鲜花”走上了乡村美、百姓富的脱贫之路。

共同村村民在前胡的基地务工

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今年赫章县要大力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种植马铃薯65万亩、蔬菜20.5万亩、人工种植中药材5万亩、蚕桑5万亩……在脱贫攻坚路上,赫章山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鲜艳灿烂的美女樱

贵州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治宽王星

编辑施昱凌

编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