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空气能卖钱

远望,青山巍巍,白云轻移,环绕山间,近观,凉风拂过,绿浪翻涌……这是黔西市甘棠镇梨子村国储林基地映入护林员刘贵银眼中的画面。

“今年,随着碳票落户黔西,我管的这片林子,除了树木,连空气都能卖钱啦。”在刘贵银眼里,满目葱郁的树林不仅越来越美,更能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今年2月15日,贵州省第一张“森林碳票”在毕节黔西诞生,覆盖3.3万余亩树林,碳减排量13.万吨。3月29日,这张林业碳票成功变现,质押贷款的万元落地毕节,让万亩林海产出的香甜‘空气’,变成钞票,装进了群众腰包。

碳票,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赫章县海雀村,群众同样尝到了“好空气可以卖钱”的甜头,“今年4月,我们拿到了全省第二张碳票,涉及林子余亩,价值余万元。我算了一笔账,这张碳票能让户群众户均增收多元,‘空气’真的卖成了钱!”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望着爷爷文朝荣带领村民种下的万亩林海感慨地说。

探索推出林业碳票,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实现了“碳票”变“钞票”,“青山”变“金山”,是毕节市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昔日因山而困,今日因山而兴。

曾经光秃秃的乌蒙大山现在绿浪滔滔,赫章海雀村万亩林海风光秀丽,黔西市金兰镇青华村复绿修复的老矿山上郁郁葱葱,金沙县平坝镇石仓国有林场生机勃勃……

过去5年,毕节市完成石漠化治理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平方公里,矿山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25平方公里,营造林.37万亩,国储林项目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0%。

同时,毕节持续把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财富、生态优势和生态品牌,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果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为支撑的林业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攻坚克难闯新路,而立之年再出发。在毕节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干部群众用自己的汗水和精气神,绘制了一幅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和谐共赢的画卷。而今,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毕节市又一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蓝图再次勾勒,毕节将继续用一个个生动实践,一幕幕鲜活画面,把高质量发展的“论文”书写在乌蒙山间、乌江之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惠洁

编辑汪瑞梁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