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阳光照进残疾人的家园赫章县残联创

“快请坐,快请坐!”打开门,见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高其翠与丈夫喜笑颜开。   3月8日,赫章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罗甦带领办公室负责人吴冰、贵州铭昊康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正贵一行来到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   一行人刚进门,只见一个身影往房间走去,随后发出了几声呐喊,并伴随着几下有力的敲击声。客厅的一角,另一个背影一直默默地坐在餐桌旁许久,偶尔回过头来打量一下众人……     “刚进房间的那个是我的小儿子,他今天看到家里人多,高兴。坐在客厅的这个是我的大女儿,她比较内向,有时候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高其翠喃喃地说。

高其翠夫妇与两个残疾孩子交流

高其翠家中共有4个孩子,其中3个被认定为智力残疾,只有大儿子身体健康正常,在老家养猪补贴家用。由于小女儿已经出嫁,现在家里只有高其翠夫妇和大女儿、小儿子四人。   “以前,我们一家人住在朱明乡发开村。当同龄的孩子都会走路和说话时,我这三个残疾的孩子都无法行走,也不会与人交流。”回忆起曾经的生活,高其翠的眼眶一度红了起来。   “那时候,我和丈夫就每人背一个孩子,手上再牵一个,带子都背断了五六根。下地干活时,需要先挖好一个土坑,让他们坐进去,不然会容易摔倒。”说到这里,含在高其翠眼眶中的泪,终于忍不住地跑了出来。   孩子患重度智力障碍,生活根本无法自理,他们一刻也离不开夫妇二人的照顾。在那一间小小的由土墙堆砌而成的房子里,一家五口的生活仅靠家里种的粮食,没有机会外出工作,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有时,甚至需要到村委会借粮度日。长久以来,这样的生活让高其翠几乎崩溃,多次想过轻生。   吴冰在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走访时,听闻高其翠一家的情况后来到村里。“经过了解,我认为两名孩子的情况比残疾证明上呈现的相对严重,于是带医院做了鉴定,最后定为智力残疾一级,提高了补贴标准。”     后来,赫章县残联争取到6万元的帮扶基金,对2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创业就业帮扶,高其翠家则领到了2头仔猪进行养殖,家中有了收入来源。

余正贵(左二)与“阳光家园”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过生日

“年4月,我家搬迁到了金山社区,住上了好房子,除了养猪的收入外,每月还有政府给的两千多元补贴,生活总算看到了希望。”高其翠的脸上又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残联的同志非常关心我们,不仅帮助我们缴纳社保,还安排了工作人员来为我们打扫卫生,送生活物资,教我们护理知识,陪我们聊天,打开心结。”     年3月,赫章县残联创新实施“阳光家园”残疾人居家托养模式,通过购买第三方入户服务,为重度肢体、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居家托养服务,服务模式由曾经的个人延伸至家庭,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我们在入户服务中,为残疾人家庭开展政策宣传、康复指导、医疗保健、个人及居家环境卫生治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训练、心理疏导、基本劳动技能及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教育他们感党恩、跟党走。”余正贵介绍,“我们向每个家庭提供一年不少于六次的服务。如遇到服务对象生日,我们会通过送生日蛋糕、生日红包等方式以示祝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余正贵(右)来到朱琴家中走访探望,朱琴的大儿子(左)见到他非常开心

来到位于汉阳街道金田社区的朱琴家时,她家中患有重度智力障碍的大儿子,一见到余正贵,便开心地笑了起来。“孩子跟他很熟悉了,觉得亲近。”朱琴高兴地说。   朱琴一家自年从威奢乡小营村搬迁到金田社区,家中有5个孩子,大儿子为智力残疾。因长期照顾孩子,她曾足不出户,家中的收入全靠丈夫长期外出务工。   接受“阳光家园”服务后,朱琴在余正贵帮助下,带着孩子到贵阳作残疾评定,办理了残疾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他帮助我收拾餐桌,我就给他一点零花钱作为奖励。即使他不会用,但他知道这是好东西,非常开心。”朱琴说,“通过正确的引导,现在他已经可以独自下楼去倒垃圾了。”     在吴冰和余正贵的动员下,朱琴在社区找到了一份安置性岗位,她出色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被大家选举为社区主任。“当初的我什么也不会,就连电脑起码的开关机操作都不知道。”朱琴说,“‘阳光家园’改变了我和我的家庭,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赫章县汉阳街道金田社区的无障碍设施修建好后,徐明国(左)与妻子外出散步

得知社区没有无障碍通道,朱琴便与县残联共同发力,联系有关部门将无障碍通道修建成功。“这可太好了,我终于不用再艰难地翻那个草坡,可以顺畅的出门了。”今年61岁的徐明国因车祸导致一级肢体残疾,平日里只能借助电动轮椅出行。这桩事情解决后,他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目前,在全县共有人享受到‘阳光家园’服务。我们旨在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早日摆脱心理束缚,回归社会。”罗甦说,“下一步,我们将改进和完善居家托养服务方式,继续引导残疾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全力营造社会各界真诚关心、鼎力援助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以来,贵州通过“阳光家园计划”,已有4.01万多名残疾人享受托养照料服务。相较“十二五”末,残疾人低保救助水平提升幅度超过60%,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全面建立“两项补贴”制度、为城乡残疾人办理社会保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系列举措,全省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编辑   韦倩

编审   吴文仙   李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