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现在塑料袋里有烂苹果、易拉罐、旧衣服等,看看谁来把它们分类扔进相应的垃圾桶里?”日前,赫章县古基镇桃园社区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垃圾分类启动会,古基镇相关负责人给群众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并进行现场互动。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保障民生需求办实事,改善环境努力做到“生态宜居”,古基镇从年10月起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按照“12N”的模式分步推进。
“1”指一个集镇中心,“2”指首批进行试点的桃园、中寨2个社区,“N”指接下来逐步推行的村(社区),争取用半年的时间达到16个村全覆盖。届时,全镇垃圾向外清运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将得到明显提升。
此举旨在将垃圾不掉地与垃圾分类同步推进。通过分村民小组组织召开群众培训会,在家的党员、团员、队员积极带头示范,镇、村干部耐心向村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对比了垃圾混装混扔和进行分类后对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引发了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鸣。
垃圾分类对古基镇的老百姓来说真是个新鲜事,来自桃园村毛坪组的胡祝林说:“共产党好,出钱出力为环保;领导思路清,村里垃圾要分清;虽然万事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垃圾四只桶,红蓝黄黑各不同;垃圾分类,桃园受益。”
垃圾分类不只是关乎民生的寻常事,做好了将会成会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大事。保护好地球环境,共创可持续发展生态,垃圾分类这份答卷,需要人人参与作答。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让我们对保护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提高所有人对爱护环境,清洁集镇容貌的自觉性。同时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对垃圾分类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做垃圾分类的带头人!为保护环境、共创造美好家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街上开羊肉粉店的着多村村民孙会深有感触地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