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扶贫在贵州贵州黔货乘云脱贫路

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423.html

记者杨婧

剑河土鸡、兴仁薏米、安龙香蕉……2万余种优质贵州农特产品乘上“贵州电商云”,成为热销商品。

好货在深山,市民难买到,农民难卖出,如何破解产销对接难题?

年10月,作为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7+N”朵云示范工程之一,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电商云)正式成立,贵州省商务厅为云长单位,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打造了“平台+服务+数据”全链条电商服务体系,拓宽黔货销路。

截至目前,这朵“云”已累计销售价值30亿元的贵州产品,并且将贵州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入驻商家达余家,与22个贫困县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贵州电商云,贵州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融入全国广阔的大市场,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培育农户“电商智慧”走稳自强致富路

除了自建平台,电商云还积极与阿里、京东、苏宁、一号店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在得知剑河土鸡滞销后,电商云以“京东贵州扶贫馆”为载体,短短一个月销售剑河土鸡1万余只,将“滞销鸡”变成“脱销鸡”。

通过电商云,“黔货”已销往全国31个省份共座城市,个区县。

产销路子通了,农户也要同步有“电商智慧”,电商怎么搞?很多人跃跃欲试,却苦于知识技能不足。

贵州电商云在省市区三级 府支持下,对全省县域 干部、创业青年、群众进行培训,培育电商人才,尤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应培尽培,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机能”。

以实操结合授课的培训班现场黎平县农民范国欣,在当地从事水稻种植生产。在接受了贵州电子商务云组织的四期“进阶式”电商培训后,她懂得了怎么让自己的大米更畅销,并且还做起了“淘宝客”,月收入从过去的元增长到元,翻了8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贵州电子商务云“造血式”扶贫的一个缩影。

此外,针对贫困户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贵州电子商务云培训中心因材施教,结合农业生产种植设置了电商农产品“网货化”的基础课程,让电商培训面向贫困户人群更“接地气”,为贫困户“触网”脱贫搭桥引线。

在今年疫情期间,电商云运营网课平台还开展了30余场线上培训,其中4月中旬组织黔西南州8县(市)及义龙新区数千名学员同时在线观看直播参加培训,首期90分钟的直播课程,累计观看量达人次,学员互动余条,创造了黔西南州近年来同类电商培训在线观看人次的新纪录。

截至目前,贵州电子商务云电商培训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70余个县,开展理论与实操类电商培训余场,培训时长逾小时,培训人次达10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达5万余人次,已在全省70余个县开展电商服务业务,并开设分公司3家、县域子公司9家,建设县级服务中心19个,个村级站点,市(州)县村三级联动模式初步建立。

“如今,我们已经为全省培养本土电商创业者逾人,促进电商就业岗位增加近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收增收60余万元。”贵州电商云公司总经理周凯表示。

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拓宽黔货销路

“还好有 府的支持,贵州电商云的帮助,让我们基地的鸡蛋有了销路,要不然我可要愁死了,今天装车的件金凤鸡蛋是发往兴义的货,总共5枚,销售金额达元。”3月26日,黔西南州望谟 绿养殖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廖佳 忙着把一件件鸡蛋运上车,同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廖佳 曾是一名退役 人,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创业,成立了黔西南州望谟 绿养殖示范基地。期间不仅带动24户 扶贫户加入到他的养鸡队伍,而且已助力2户成功脱贫,共帮助80人解决就业问题。

自疫情发生以来,望谟 绿养殖示范基地原本不缺销路的鸡蛋,因采购方暂缓订购等因素导致以前的销售渠道被迫停滞,一度面临销售难的困境。望谟县工业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该情况后, 时间作出响应,携手贵州电商云望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通过电商各资源、渠道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工作,帮助基地解决销路问题,缓解农产品销售压力。

鸡蛋装完车准备运往兴义“自服务中心2月入驻以来,在县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积极对接县域内各企业、基地以及合作社,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针对望谟 绿养殖示范基地的销售难问题,服务中心结合禽蛋类产品特点,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渠道优势,顺利找到了销路。”贵州电商云望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岩告诉记者。

赫章县结构乡大寨村合作社带动18名贫苦户种植亩青菜,今年初春准备往外出售。不想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有的青菜收购渠道受阻,菜农们也无法自行运货出山,导致地里青菜承压。

赫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情况后, 时间携手贵州电商云赫章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产销对接,解决农户的销售难题。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寻找合适的采购商,最终确定贵州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以市场价收购这批青菜,并且约定货到付款当日按车结算。通过产销对接以雇佣贫困户收菜的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户18人增收,总增收元,平均每人增收元。

启动“一码贵州”平台搭建消费扶贫新桥梁

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