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章控污清废确保蓝天碧水万亩林海铸就绿

北京著名湿疹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611.html
                            

时下,走进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天蓝如洗,草木葳蕤,环绕村庄的茫茫林海郁郁葱葱,一片生机。

海雀村万亩林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从不到5%逐年上升到现在的77.21%,林地面积达亩。”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的海雀村已从“苦甲天下”走上“全面小康”的绿色发展之路。“海雀万亩林海已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退耕还林、国储林、碳汇等项目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其中来自林业这一块的直接收入就达到了元,占比20%。”

海雀村的“蜕变”就是赫章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近年来,赫章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云上花海”韭菜坪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2项指标均优于大气污染防治年计划目标值,有效监测天数为天,达标天数为天,达标率为%,污染综合指数为2.38,年臭氧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

——水环境质量稳定。年香椿树水库、羊洞小河、公鸡寨、大小花渔洞4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26个乡(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地表水达标率为%。地表水省控断面七星关大桥、马桑坪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

——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认真编制方案申报项目并成功纳入国家项目库,向上级争取万元资金,持续组织开展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完成8个乡(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活污水整治,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座。对27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开展整治,建成标识标牌块,防护隔离网米,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座,购买垃圾桶个,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排污许可证申领登记工作全面完成。督促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登记工作,共完成家需要申领、登记排污许可证企业,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有力治污。共出动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家,下达执法文书75份、立案查处22家、罚款金额.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人,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守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随着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行动同步开展,赫章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心中的“国之大者”,让赫章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

赫章夜郎国家森林公园水塘景区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严格餐饮油烟管控,禁止乱烧垃圾和农业生产废物,开展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治理、柴油货车监督管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严格实施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实现了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抓好六冲河、三岔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县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业污水防治、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以及县境内横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全县共完成96个排污口核查。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对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建立“一企一档”监管台账。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新建涉重项目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制度,确保年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达标。强力推进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

全力打好固废治理战。截至目前,全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5.6%,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达98.7%。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运送到县城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率达%。加强对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汽修行业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实现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全县73家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均运至毕节市海蓝医疗废物中心集中处置,处置率达%。

全力打好乡村环境整治战。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目前正在推进3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着力解决了部分农村污水乱排问题。

同时,巩固中央、省委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严格按照省“回头看”整改方案要求,对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建筑工地、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畜禽养殖场、自然保护地、报废汽车拆解、废旧物品回收和饮用水水源地等14个方面(行业)开展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生态环境问题39个,其中,20个已经完成整改,19个正在整改中。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整改有序推进。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

“十三五”以来,赫章县委、县政府厚植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生态产业,实行总林长制。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年的53.56%增加到年的60.24%,不断推进生态美和百姓富。

——推进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全县共实施或规划退耕还林面积46.84万亩,主要种植核桃、华山松、杉木、柳杉、板栗等树种。

——国储林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项目总规模31.85万亩,总投资36.38亿元,分3期申报实施。同时,完成石漠化治理、低产低效林改造等营造林42万亩。

——抓好护林管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巩固提升护林员数量,注重科学防控,抓好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工作。狠抓林业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资源活动。

赫章嫁接两年的挂果核桃

——依托资源禀赋,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累计种植核桃万亩,挂果核桃32万亩,坚果产量3.84万吨,坚果年产值近15亿元;已开发了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核桃工艺品、枣夹核等系列产品,加工业年产值约5亿元。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6年至年,赫章县共获得省、市、县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万元,扶持林下经济项目19个。今年发展林下经济共涉及肉鸡、蛋鸡、半夏、天麻、百合、食用菌、重楼、赤芍、龙胆草、辣椒、魔芋、林产品加工、核桃和樱桃交易市场等89个项目,预计总投资21.7亿元,预计产值55.18亿元。

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今天的赫章,正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汇聚绿色潮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勇迈进。随着《赫章县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严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赫章县集中时间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赫章县林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赫章县韭菜坪生态保护规划》《韭菜坪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地方法规陆续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逐步完善,让赫章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治轨道,筑牢绿色屏障。

赫章国家森林公园平山景区银瓶湖风光

数据显示,赫章县自6年开展“创园”和“创森”工作以来,建成区增加了公顷,绿地面积增加了.91公顷,绿地率提升了14.63个百分点;绿化覆盖面积增加了.31公顷,绿化覆盖率提升了14.61个百分点;新增了公园绿地83.69公顷,从原来的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到61%,成功获得“省级森林创森”荣誉称号。目前,全县累计获得8个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9个省级“森林乡镇”称号、22个省级“森林村寨”称号、个“森林人家”称号。

“下一步,赫章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走前列、作示范,奋力谱写赫章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赫章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海说。

阅读推荐

原标题:《赫章:控污清废确保蓝天碧水万亩林海铸就“绿色银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