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树网络文明新风正气,做新时代贵州好网民。为汇聚向上向善网络力量,展示贵州网民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积极贡献,大力培育新时代贵州好网民,贵州省委网信办、省精神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联合开展了“新时代贵州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11月30日起,众望新闻陆续推出“新时代贵州好网民”故事展播,分享网络文明故事,传播好网民理念,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建共治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彝家索玛花的美丽人生
故事讲述人:张志倩贵州赫章县娜咪鲁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彝语中,索玛花是漂亮勤劳的彝族女性代名词。我叫张志倩,生于年,是赫章县珠市彝族乡索玛花代表之一,是居住在美丽的贵州屋脊之下的彝家绣娘。
我读小学和初中时,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经常穿戴美丽的彝族服饰参加各类比赛,这使我从小就对彝族服饰有浓厚的兴趣。看到母亲只能在特殊日子才有机会穿自己心爱的彝族花衣服后,我立志长大后要缝制出适合任何场合穿戴的彝族服饰,满足家乡人民的爱美之心。
张志倩正在和绣娘们做服装产品设计
毕业回乡后,我开始从事彝族服饰制造。年,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党委政府为发展民族经济,在全乡范围内选拔培训热爱民族服饰的人员,筹建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我幸运地被选中。
被选中后,我和11名返乡农民工一起,前往贵州民族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习彝族服饰文化,我刻苦用心,勤奋钻研,阅读大量的业务杂志和书刊,取得优异成绩。回到乡里,我得到乡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组建公司出任总经理。为将公司办好,我自己出资万元,拉着一同学习的11名彝族绣娘一起创业。创建公司不久,我与周边30多个绣娘组建一支刺绣队伍,开展刺绣工作。
彝族绣娘们正在制作服饰
为推进彝族服饰文化,促进彝族服饰创新,我通过网络向全国的优秀人才学习,并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宣传彝族服饰文化,积极与网友进行互动,回答网友提出的疑问。有一次,一位挑刺的网友说道:“彝族服饰没有特色,不好看,不时尚,只有充满乡土气息的人才会喜欢”。我并没有生气,而是这样回复“民族是世界的,我知道世界是缤纷多彩的,审美是多元化的,虽然,现在制作的衣服还有很多缺点。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断学习和改进,我所制作的彝族服饰会有更多人喜欢。”
张志倩正在进行网络直播
经过我在网络上积极宣传、不断推陈出新后,我收获了一大批订单,不仅在本县、本市畅销,还远销到广州、云南、北京等地。有一次,一位美国游客花了五万元将一套彝族女装买走。
为提高刺绣质量,我组织绣娘分期分批外出参观、学习,先后到广东殊宝设计学院、云南彝族服饰有关公司等学校和企业进修、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设计、制作、刺绣、制板等的专业水平。
张志倩正在为网店上架商品做准备
我除了线上、线下宣传结合外,还和一起学习的11名同学一起,采用“一人带一片”“十人带全面”的方法,带动和指导周边的富余劳动力在家手工作业。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