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赫章县汉阳街道银田社区看到,位于社区的民族服饰加工车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工人分工有序,熟练地在各自岗位上缝制各类服装和办公文件袋。
赫章县金银山社区扶贫车间发制品厂上班的搬迁群众
据了解,该扶贫车间由贵州结构云上蜡染刺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主要生产彝族、苗族服饰、学生校服和各种工装及办公用品,可容纳社区人稳定就业,有效助推贫困群众增收。 “我们厂于年进驻汉阳街道搬迁安置点,目前有员工人,全部为搬迁点贫困劳动力,员工工资每人每月在元左右。”贵州结构云上蜡染刺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管刘光俊向记者介绍。
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银田社区居民正在服装厂上班
据汉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尹政荣介绍,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汉阳街道充分整合周边闲置库房改建就业扶贫车间2个,配套建成就业扶贫工厂1个,引进纺织品厂、服装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创造了余个就业岗位,既满足搬迁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中小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 “下一步,汉阳街道将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动员更多的搬迁群众到扶贫车间务工,充分吸纳搬迁群众就地转移就业,尽可能将搬迁群众闲置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不仅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更要让他们增强致富的信心。”尹政荣说。
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银田社区居民正在服装厂上班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赫章县按照“全面、精准、动态”的要求,紧盯“贫困户、边缘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三类人员,从“就业意愿、培训意愿、就业情况、技能情况”四个方面精准掌握就业情况,通过“以岗定培”“按需施培”等方式提升就业技能,并根据贫困群众意愿组织就近就业或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就业。 目前,全县有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易地扶贫搬迁家庭、脱贫不稳定家庭、边缘户家庭已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刘娟利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