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http://www.txbyjgh.com/m/山乡之变——
曾经,这里连峰际天,怪石嶙峋,资源贫瘠,贫困肆虐。当地老百姓靠天吃饭,食不果腹。
如今,这里青山环绕,希望升腾。通村道路、村卫生室等基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儿,是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曾经贵州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年初,该村有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为70.6%。而到了年初,贫困人口降至17户7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26%,贫困发生率一年下降65个百分点。箐营村新貌航拍图郭光荣摄还是连峰际天,资源贫瘠的石旮旯,巨变因何而起?
“村里通了路,产业发展有了出路,只要肯干,就不愁不致富。”箐营村第一书记朱绪国说。
早在很久以前,朱绪国就与箐营村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整个村子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当地人都住杈杈房、茅草房、土墙房,不少房屋里都长出了蘑菇。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箐营村产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朱绪国说。
穷则思变,为了破解发展难题,箐营村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打通阻碍发展的交通“梗阻”。年,箐营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通过发展蛋鸡养殖、构树种植产业,带动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现在我们村的蛋鸡养殖基地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正在紧张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单批可养殖蛋鸡苗万羽,年生产量可达万羽,可解决人就业,人均年工资2万元。”朱绪国说,“有了产业支撑,年,箐营村一定能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攻坚镜头——
箐营村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箐营村对门山组的村民在家门口杀猪,众人将猪按在案板上时没按住,猪起身一跃就跳下悬崖摔死了。
虽是形象的戏说,却正是该组村民住在悬崖边上的残酷现实的折射。
这是什么样的对门山组?
山路曲折又难行,有关专家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箐营村有4个村民组,属我们对门山组最穷。”村民马兴明说,村干部刚开始动员搬迁的时候,许多村民因为害怕不习惯而反对,甚至“操家伙”和村干部们对着干。
“好在村干部不与我们计较,不分昼夜的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让我们打消顾虑,搬了出来。”马兴明说,现在自己和妻子在搬迁点各自找到了一份工作,除去日常开销,每年还能存2万多元钱。
搬出来的对门山组村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
数据快闪——丰收的喜悦
产业产值:实施14.4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年底预计产值.25万元;种植亩构树产值预计28.35万元;种植桑树亩,预计产值10万元。
人均收入:现箐营村人均收入元以上。
心语心愿——罗胜明夫妇和他们的新家
罗胜明夫妇:
从一开始的茅草房,到现在的二层楼砖房,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家。我们年纪大了,很知足现在的生活。我们没读啥书,希望我们的孙子能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鲁毅编辑刘娟利
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