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甘红云,年3月1日,我到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朱明镇女墟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驻村之前,我没有一点农村工作经验,更谈不上扶贫经验,对于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抱着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的态度来到女墟村。女墟村属朱明镇二类贫困村,全村辖8个村民组有户籍人口户人,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人。
到女墟村后,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我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谋发展。对群众的疾苦,百姓的要求记在心头,并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走访一圈下来后,我发现女墟村地理位置偏远、群众文化素质较差、外出务工人口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要想脱贫出列,压力大责任也大,作为第一书记,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加强女墟村班子团结,交心通气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我解决了办公场所问题,添置办公设施,并建章立制,制度上墙,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形成了凝聚力,拧成一股绳战贫困。
培育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变输血为造血,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多方联系企业帮助贫困户搞林业种植。年发展木瓜种植和方竹种植亩,带动贫困户25户人产业增收,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书记就要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我与工作组其他成员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向他们送去了衣物、被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同时联系爱心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鉴于女墟村位于山区,村民文化水平有限,尤其是青年学历普遍不高的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实现大学梦,实现智力脱贫,所以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我积极争取音响等文化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回顾女墟村的驻村工作,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来女墟村即将三年了,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到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女墟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编辑杨羽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