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节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

初冬时节,乌蒙山区凉风习习,漫山遍野开始缀上彩色,而纳雍县化作林场依旧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林下,厚厚的松针覆盖着红托竹荪,也孕育着增收致富的美好梦想。“上个月下旬我们才组织群众把竹荪种下去,明年春夏之际就可以采收。”据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负责人杨道才介绍,纳雍县积极争取省级林业产业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采取“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纳雍县化作林场林下产业基地据了解,年化作林场成功申报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由纳雍县农林领域龙头企业领衔,主要发展林下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示范。目前当地林下产业已发展到亩,年产值超过万元。浩荡东风吹乌蒙,绿色发展劲头足。近年来,毕节市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样板区建设加快推进。“10年时间,这里从枯草荒坡变成一年四季翠色蔓延。特别是这几年茶园迎来丰产期,真正实现了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织金县双堰街道花红社区,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靖看着绿色的茶园感慨道。织金县双堰街道花红社区,务工群众正在采茶。蔡靖告诉记者,该公司邀请省茶叶研究所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确认适合种茶后,便在这片荒山上种下了以黄金芽为主的茶苗。由于海拔高、生态好,种出的茶品质佳,投入市场很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上万亩茶园大量带动群众就业,采茶季节每天最多有多名工人务工,每年光发出去的务工工资就是余万元。如今的毕节,绿水青山既是风景,更是“钱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正在绘就。今年夏季,“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共计接待游客.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森林覆盖率近7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夏季平均气温19℃……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优势,百里杜鹃近年来成了不少游客向往的避暑胜地。游客在百里杜鹃彝山花谷景区漫步“把绿色发展思路贯穿旅游产业化全过程,我们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吸引更多游客。”百里杜鹃管理区旅游局局长黄飞表示,该区今年按照“以节兴旅”的思路,接续开展了寻“味”百里特色美食大赛、第四届越野跑挑战赛、祭火非遗展示、民族服饰展演、音乐汇等系列活动,实现了乡村人气旺、群众增收忙。大风车吞风吐电,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在赫章县兴发乡轿顶山,一块块蓝色的光伏板在山顶上绵延铺展,蔚为壮观。“铁匠双坪光伏电站于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28日并网运行。”山梁上的光伏电站里,站长孙敏查了一下电脑上的数据,“截至目前,累计发电超过1亿千瓦时。这些新能源‘绿色电’通过赫章变电站,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赫章县兴发乡轿顶山上的光伏发电板巍巍乌蒙山绿色蔓延,滚滚乌江水碧波荡漾,山水间高奏绿色进行曲。林业产业方兴未艾、农旅融合步履铿锵、绿色能源风生水起……一个个生动案例,组成了毕节绿色发展的宏伟篇章。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修复,毕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近五年来,该市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91万亩、营造林.74万亩、治理石漠化.69平方公里,发展林下经济超过万亩。同时,成功获批年度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居全省前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汪瑞梁编辑谢朝政二审顾野灵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