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湖南衡阳的辣妹子在广州工作二十余年后两次到赫章开展医疗帮扶。”黄娴常用这句话概括自己。
今年45岁的黄娴是广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从事专科工作20余年,担任护士长10余年,拥有丰富的护理管理、教学培训以及专科临床经验。
广州工作、广州生活,黄娴早已把广州当作她的第二故乡。可不曾想,年3月,这名湖南辣妹子又多了个“第三故乡”——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一个地处乌蒙高原美丽山城。
参加工作后,黄娴就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一个支边、支教的梦想在她心底埋藏多年。医院需要医护工医院开展医疗帮扶,黄娴立刻报名。
“想都没想就报了吗,后来才把消息告诉家人。”黄娴激动不已,没想到家人一致支持她的决定,“丈夫在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的时候来过毕节,他希望我也投入到这场载入史册的战役中。”
深藏心底的梦想、医疗对口帮扶、脱贫攻坚战役、东西部扶贫协作……一个个字眼从黄娴心里闪过,更坚定了她必去的信念。
“赫章,我来了。”
黄娴忘不了年3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花城广州草长莺飞,一副春暖花开的景象。可一到赫章县城,黄娴就直打哆嗦,即使丈夫告诉她注意保暖,但还是让她对赫章的气候敬畏不已。
“我是来赫章工作的,不要怕条件艰苦。”黄娴心里清楚,此行不是旅游打卡,而是以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帮扶专家的身份到赫章县人民开展帮扶工作,进一步深化番禺区与赫章县的健康帮扶协作,增进医疗技术互助互通。
车辆医院门口,黄娴一下车,医院大楼,心里便放松了下来,“条件挺好的呀,看来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可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黄娴就明白她此行的价值。
“看到很多物件摆放不整齐、不规范、没按相关要求进行管护。”黄娴针对这种情况,迅速进行整改,重新对手术室进行布局,并按相关规范对洁净手术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手术室焕然一新,井然有序,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黄老师你真是来对了。”医院消化内护士长科姚燚对黄娴感激地说,“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品管圈’,大家对‘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筹莫展。您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做,让我们真是茅塞顿开。”
黄娴告诉自己,自己的帮扶是有限的,早晚要回到番禺,只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护理骨干队伍,才能更好地造福赫章群众。她多次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分享自己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释惑。
黄娴从制度上着手,每周定期进业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操作演示、教学查房等,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内涵,同时开展临床实践,要求护理人员上台参与手术。
黄娴发现,赫章县骨伤科病人较多,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当地病人常做的手术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护理人员,她不断学习手术知识与技术,积累手术经验,再亲自教授与培训。
“扶贫协作,既是帮扶,也是共赢。我虽然是帮扶的专家,但护理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黄娴笑着说。
医院,“半截石斜仰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已是医护人员熟悉掌握的技术,医院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技术。
“这项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患者更安全、舒适,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黄娴将这项技术医院,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针对赫章县大部分乡镇病患出院后居住偏远、交通不便,很难回院复诊的情况,黄娴经常与同事驱车数小时直接去患者家中送诊,用实际行动践行“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在赫章县群众中树立了帮扶专家的良好形象。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半年的帮扶时间就要结束,黄娴就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医院院长张丽君紧紧握住黄娴的手说:“医院手术室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您有机会再来赫章。”
没想到,几个月后黄娴再次踏上赫章的土地,回到她医院开展第二次医疗帮扶。
“对口帮扶给我的医护生涯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我已把赫章当做第三故乡,希望用自己的专业造福当地群众,继续为赫章的病患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黄娴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