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李绍山,男,年11月出生于赫章县德卓镇水炉村,年9月参加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任赫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年7月任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书记。年5月15日上午9时50分许在白果街道月亮洞村村委会寝室因病去世,年仅40岁。
李绍山生前照片
“情牵山村,满腔热忱,英雄永驻乌蒙山;心系脱贫,一片丹心,浩气长存扶贫路”。5月19日,灰蒙蒙的天空飘着零星细雨,赫章县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素花环绕,告别大厅牌匾上的这对挽联寄托着赫章干部群众对月亮洞村第一书记李绍山的哀思。
李绍山遗体告别仪式
“现在都接受不了,昨天我们还在一起工作,怎么突然就走了呢。”月亮洞村驻村干部车阳松悲痛地说。“我们一起说好的,要让月亮洞村脱贫,现在使命还没有完成,他就一个人走了。”
李绍山生前同事安慰他的母亲
李绍山母亲
李绍山生前的同事们知道,“山哥”走了,他的家属们知道,“小山”离开了,月亮洞村的村民们知道,“李书记”再也回不去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 5月15日清晨,月亮洞村村委会楼顶的高音喇叭没有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驻村干部车阳松也没有听到“车哥,快起来吃早餐”的亲切话语,月亮洞村群山静默,万物寂静……
李绍山(右一)带领徐丽到岩上组走访贫困户
“平时他起得非常早,只要他一起床,就会播放高音喇叭,然后做好早餐叫我。可是那天喇叭没响,他也没来叫我吃早餐。”车阳松满怀悲痛地说。
李绍山生前为贫困户张明芬买的鸭子
月亮洞村村委会
9点47分,车阳松迟迟看不见李绍山的身影,满怀疑惑地爬上村委会三楼李绍山的寝室,见他安祥地躺在床上纹丝不动,车阳松反复呼喊,但再也没有将他唤醒,李绍山永远沉睡在这片他挚爱的土地上。下午5点,李绍山的遗体在一片痛哭声中离开了月亮洞村,离开他苦苦守候了两年的美丽村庄。村民们三五成群,老老少少自发赶到村委会,满眼泪水的他们,只为送李绍山最后一程。5月19日,赫章县召开李绍山遗体告别仪式,李绍山的家属代表、生前的同事、月亮洞村村民代表,以及赫章县的第一书记代表纷纷来到殡仪馆,表达对李绍山的哀悼与怀念。李绍山去世后,赫章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无不悲痛,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赫章县双河街道河边村第一书记朱海燕说:“太惋惜了,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么走了,他是我们所有第一书记的遗憾,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将秉承李绍山同志的精神,砥砺前行,坚决这场打赢脱贫攻坚战。”
李绍山(黄色背心)到河边组王朝军户询问脱贫需求
不畏艰苦驻村路,深度贫困村来了位“第一书记”年7月的一天,月亮洞村来了一个提着公文包,身穿一件黄色背心,一双运动鞋的年轻人。“从他的穿着打扮根本不知道他是第一书记,太简朴了,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嘛。”月亮洞村党支部副书记邹定福说。李绍山本是赫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一直在机关单位工作,从来没有过驻村经历,更别说到一个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了。月亮洞村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是赫章县白果街道深度贫困村之一,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2.52%。 “他刚到的第一天我就给他打预防针,告诉他我们村条件非常恶劣,要做好打艰苦战持久战的准备,到时候可不许跑哦。”邹定福说:“他说不怕,工作是干出来的,只要肯干敢拼,月亮洞就能脱贫。”
李绍山(右一)到河边组史洪情户送连心袋
到村后,李绍山到处走访调研,对月亮洞村的致贫原因问诊把脉,到村工作的第一个月,就走遍了全村的田间地头,逐家逐户查实情、听民意、找短板,问计问需。走访一圈下来,李绍山心里有了底,针对月亮洞实际,开出了“治贫”处方:有劳动力的,鼓励外出务工;对于情况特殊不能外出的村民,积极引导他们就近就地就业。对于年龄偏大只会种地的“银发一族”,则通过发展产业,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村民李仲榜长期在家务农,由于家里孩子都在上学,本就贫寒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但他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肯外出务工。李绍山了解情况后,主动到他家里做工作,一次不行就去两次,经过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李仲榜和妻子终于走出大山,在广东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挣来了娃儿读书的费用,今年还回家盖起了房子。年,李绍山和同事就组织动员了贫困户49户88人到县外务工,通过务工实现脱贫,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开发“十大员”公益性岗位19个,户均年收入元。“他常说,月亮洞村要脱贫,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产业,这才是老百姓脱贫的法宝。”月亮洞党支部书记顾先云说,今年,在李绍山的带领下,月亮洞村连片种植了多亩中药材黄精,亩套种在大豆里的葵花也正在陆续出芽。在李绍山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月亮洞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66%,就在即将宣告胜利时,他却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曾经说过,等月亮洞村脱贫了就好好休息一下,多陪陪家人,没想到……”车阳松难掩心中的悲痛。
李绍山走访贫困户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是群众贴心人“我的兄弟,你咋就离开我们了啊?”正在修房子的李开军听说李绍山去世后,放下手里的活无论如何要送他最后一程。“全靠我兄弟,要不是他我们一家不可能脱贫的,更不要说修新房子。”时间回到年7月,李绍山来到李开军家,刚进家门就往板凳上一坐,笑着说:“哥,我是包保你家的第一书记,我叫李绍山,我们都姓李,我就叫你哥了。”李开军很感动,也打开了话匣子,和李绍山聊了起来,一来二去,两人逐渐熟络了起来。一次,李绍山来到李开军家里,对他说:“哥,我看你是个能吃苦的人,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你有什么困难给我说。”李开军说:“现在娃娃们都在读书,家庭负担重,我和你嫂子想养几头牛和羊子,但是没钱啊。” 几天后,李绍山根据政策给李开军争取了两万元的帮扶资金,他用这笔钱买了四头牛和几只羊,如今养殖规模已扩大到五头牛32只羊,一家人也在去年脱了贫。
李开军最后一次见到他“兄弟”,是在5月4日。那天下午,李绍山带来一袋草种,叮嘱李开军在周围的山地撒下,等草长出来,喂养牛羊要方便得多。他还给李开军的读初一的女儿送来了健康证明,孩子马上要开学了,这是他一直挂念着的事。“走的时候他一直叮嘱几个娃儿要好好读书,有不懂的题目就来问叔。”李开军回忆说。“想不到娃儿们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叔了,我们一家人都会记得他的。”李开军擦了把眼泪,悲伤地说。在村民们心中,李绍山是家人,更是致富引路人。他常对村民说,党和政府有很多好政策,大家不能“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要敢闯肯拼,好日子都是拼出来的。去年,村民罗顺江受到李绍山启发,养了20多头猪,这不仅让她迅速还清了前些年欠下的债,还有了一些结余。尝到甜头后,今年罗顺江扩大规模,养了40头。罗顺江家离村委会不过两三百米,她整日里看着李绍山忙前忙后。她知道,李绍山最大的梦想,是让月亮洞村整体脱贫。罗顺江家已达脱贫标准,但她答应李绍山,脱了贫,还要奔小康。她告诉李绍山:“明年打算修个大一点的猪圈,养头猪,争当养殖大户。”可惜,李绍山再也看不到了。 “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不在了。”李万祥是村里的贫困户,听到李绍山去世后,他抑制不住悲痛的泪水,“李书记知道我长期做泥水工有骨伤病,于是出钱买了伤药给我送来泡酒治病,现在我的伤病好多了,想请他到我家吃顿饭都没有机会了!”
今年,月亮洞村种植了多亩中药材黄精
他是村民心中“好书记”,却愧对家人“你怎么说话不算话?你起来啊,你许诺带我去买鞋子的,怎么说话不算话啊?”看着李绍山的遗像,妻子尹智慧悲痛欲绝。在李绍山去世前几天,他对妻子尹智慧说:“你的这件裙子配这双鞋不好看,等我驻村的工作松点了了,我们就去逛街给你买一双。”在尹智慧心里,李绍山平时对自己很苛刻,生活过得很简朴,穿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地摊货”,但对妻子却非常好。“我穿的这件裙子都是他给我买的,他说我穿上特别好看,可他再也看不到了。”尹智慧泣不成声。尹智慧说,她最怕的是儿子向她要爸爸,“心都要碎了,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解释。”儿子今年七岁,和李绍山感情非常好,每天李绍山完成工作后,都要和儿子视频通话,回到家也要牵着儿子的手去逛街。“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了,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他,只有一有时间都会挤出来陪儿子。”尹智慧难过地说。李绍山去世前后,他的母亲宫成芳终日以泪洗面,这位已经72岁的老人至今不敢相信儿子去世的事实。 “前不久,他告诉我说,月亮洞的果子特别甜,等果子熟了,要带我去尝尝,他怎么就不守约了呢。”
李绍山到岩上组罗小银户走访
李绍山父亲在他年少时便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长大供他读书,参加工作后,他和母亲的感情一直很好。宫成芳老人最后一次见到儿子是在农历三月二十,她生日的前一天晚上。“那天他急匆匆地跑到家里,手里提着个蛋糕,说妈我来给你过生日了,我知道您的生日是明天,但明天村里有工作,我来不了,给您提前一天过了。”宫成芳泣不成声。 当天晚上,李绍山亲自下厨,为宫成芳老人做了满满一桌菜,第二天,便匆匆回到月亮洞村。
宫成芳想起儿子到月亮洞村的第一天,便给她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