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长眠着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领导人,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中共情报战线三杰之一,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钱壮飞,年仅24岁的十七师师长吴正卿等红军将士英灵。
这里,有我党历史上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有被敌军围攻,危急万分时红九军团突围而出的绝壁古驿道。有绝境之中闯生路,跳出十倍于已敌军包围圈的红二、六军团乌蒙山回旋战旧址。
这里,还有中央纵队和红一、红二、红三、红五、红六、红八、红九军团长征时留下的众多红色足迹,众多战场旧址。
毕节!一座英雄的城市,红军从这里走向胜利。
一、夏曦烈士墓
毕节烈士陵园位于毕节市凤凰山,这里既是风景名胜,更是贵州省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内安葬着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及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阮俊臣等烈士的遗骸。长眠于此的夏曦,是毛泽东同志的校友、战友,是名满三湘并亲自聆听过列宁教诲的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年红军长征途经七星关时,“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席大明部因家族原因不愿跟随红军长征,为增强红军力量,部队到达毕节七星关区和赫章县交界处的七星关时,夏曦仅仅带着一名警卫员过河去做席大明的动员工作。在徒步涉渡七星关河时,由于气候寒冷,加上日夜紧张工作没有得到休息,不慎失足被激流卷走,时年仅35岁,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夏曦烈士遗骨从七星关河畔移到毕节烈士陵园。年4月,在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委、省革委成立50周年之际,夏曦墓在毕节烈士陵园落成,肖克老将军等亲临参加庆祝活动,并为夏曦遗骨落墓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和致敬仪式。
二、钱壮飞烈士墓
钱壮飞烈士墓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后山乡张家垭口,被国家安全部命名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贵州省委、政府命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钱壮飞烈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打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任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后经钱壮飞介绍,李克农、胡底也进入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并受到徐恩曾重视。成为上海、天津方面的重要负责人。
在以后的时间里,钱壮飞与李克农智取中统特务组织密电码,此后,对估计有价值的电报钱壮飞都开封先译,然后再原样封好上送。国民党“围剿”红军计划刚刚制定,还未下发作战部队,其内容就已送到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及苏区的毛泽东、朱德面前。
年4月24日,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叛变,被捕后要求把他送到南京,并保证三天内将中共中央一网打尽。
年4月25日晚,正独自值班的钱壮飞一连收到武汉发给徐恩曾的特急密电六封,他当机立断拆译得之顾顺章叛变后,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将情况报告给党中央,然后像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地把这些密电当面交给徐恩曾,然后从容不迫地离开了敌营。
接到钱壮飞的情报后,周恩来指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各机关立刻采取行动,中共中央、中共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机关立即全部转移。钱壮飞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恩来总理在战争期间和解放后曾多次满怀深情地提起钱壮飞:“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
钱壮飞出走后,徐恩曾害怕被追究,疏通上司陈立夫和有关同僚,向蒋介石隐瞒了自己的秘书是共产党以及密码已经泄露之事。因此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直至红军长征时,对敌侦察仍主要依靠无线电侦听。红军长征万里一次也未中埋伏,并总能选择敌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一个小小的密码本,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难已估量。
钱壮飞进入中央苏区后,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年3月末,钱壮飞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为侦察南渡乌江路线,只身进入金沙县沙土区长坝乡梯子岩一带的丛林中侦察敌情,了解渡江路线,不幸被当地土匪杀害,时年40岁。
年9月10日,钱壮飞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三、吴正卿烈士墓
吴正卿烈士墓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城关镇大定村的半坡上,是一块特意平整出来的平台,可俯看今日的金沙县城关镇。
为落实二六军团“黔西会议”精神和中革军委电令指示,掌握战略主动权,年2月10日,红六军团长萧克亲率十七师攻打打鼓新场(金沙县城),击溃守城之敌后,仅城边还有余名盐防军在一座三层的坚固石碉堡内负隅顽抗。为肃清残敌,师长吴正卿亲率红军向大石碉堡攻击,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24岁。
四、鸡鸣三省会议旧址
“鸡鸣三省”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赤水河源头的三岔河分别切断了云贵川三省之间的崇山峻岭,是三省的自然分界线。
传说很早以前,分属三省的三岔河交叉处曾住有三户人家,任何一家鸡叫,彼此皆可闻。故有“鸡鸣三省”之称。
红军长征时,此地有一个名叫“鸡鸣三省”的村庄,属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史称“中共中央政治局鸡鸣三省常委分工会议”,简称“鸡鸣三省”会议。这次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遵义会议使博古的“总负责人”地位摇摇欲坠,但是他仍是“总负责人”,还有部份人支持。
在“鸡鸣三省”会议上,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博古交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权(史称“鸡鸣三省博古交权”),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具体负责军事行动。
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伟大转折。
五、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全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是年红军长征途中“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办公的地方,也是当时贺龙、萧克、任弼时、王震等红军高级将领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地方。
年2月7日,在贺龙、肖克、任弼时、关向应、王震、夏曦、甘泗淇等红二、六军团首长的领导下,红军在毕节大定(今大方县)城关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委及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陈希云任代主席,朱长清任副主席。2月17日迁到毕节城区百花山福音堂内,以毕节为中心,开辟建立川滇黔三省革命根据地。
在“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黔西北大多数区、乡、村都建立了革命政权。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黔西北共建立了8个区级,95个乡村级苏维埃临时政权。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大定旧址位于大方县红旗街道办事处文星街南段西侧(原大定文庙,今大方一小内),始建于年,原为德国传教士的福音礼堂。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毕节旧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城区百花路19号(原福音堂内),始建于年(民国13年)。
年“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全面维修后,毕节将“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两处革命纪念地辟为毕节地区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
年5月25日,国务院将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大方县(大定)“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一起捆绑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六、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红六军团政治部位于七星关城区中山路12号(原安息会会址内),政治部主任夏曦和政委王震等领导在此办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年2月9日,红军二、六军团在毕节地下党和地方武装的接应下,不费一枪一炮拿下了黔西北重镇毕节(今七星关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和“黔、大、毕”革命根据地,同时大力宣传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积极开展“扩红”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里,毕节就有五千多英雄儿女参加红军,加入抗日队伍。红二、六军团在原来的基础上,相继新建了独一团和独四团,壮大了两个军团的力量,并得到了很好的休整,成为红二、六军团扩红的“黄金时期”。
由当地黔军改编的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则从一千多人发展到三千多人,第二支队从五百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第三支队从两千多人发展到四千多人。同时还先后组建头步桥、鸭池、长春堡、小坝、层台、朱昌、撒拉溪、杨家湾、海子街、七星关等区乡游击队44支,共有游击队员两千四百多人。红二、六军团离开根据地北上时,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编入红军随军北上,一、三两个支队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直至解放。“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
七、红九军团梯子岩战场旧址
梯子岩战场旧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境内,与大方县猫场镇接壤,四周被绝壁和奇山包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洞天的一个景点。
长征出发后,红九军团担任右翼,跟随在红三军团之后,负责掩护军委纵队的行动。
在军团长罗炳辉的指挥下(从奴隶到将军主角原型),红九军团转战贵州省毕节境金沙县、大方县、七星关区、纳雍县各地,为毕节人民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吸引了滇军的注意力,为主力红军绕过贵阳威逼昆明赢得了时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年4月,红九军团途经大方县猫场时,被黔军刘鹤鸣部与当地地主武装包围袭击,红九军团被动应战,伤亡惨重,情况万分危急。后经绝壁上的梯子岩古驿道突围成功化险为夷,抵达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苗寨。
八、乌蒙山回旋战毕节境战场旧址
乌蒙山回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著名战役,年2月下旬,为粉碎敌人在贵州省毕节地区歼灭红军的阴谋,面对30多万敌军的尾追与侧击,不到2万人的红军二、六军团不得不离开毕节这块刚创建立的新根据地,进入乌蒙山区。
3月2日,二、六军团集结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的野马川,并在此召开了“野马川会议”,决定以赫章为中心与敌展开回旋战,择机到贵州安顺建立新的根据地。
3月8日凌晨,红二、六军团预料敌樊嵩浦纵队将尾追到达赫章县以则河。为抓住有利机会歼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迟滞其跟踪追击速度,二军团四师,六军团十六、十七师从云南奎香、寸田驻地急行军50余华里,返回赫章县以则河、法冲一线设下埋伏,等待时机,袭击樊嵩浦纵队二十八师。同时,由二军团五师到赫章恒底牵制敌七十九师李祖白旅。
拂晓,敌人的前卫部队多人进入伏击圈。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战斗后,缴获敌人长短枪多支,敌人死的死、降的降,无一漏网脱逃。
3月11日,红二、六军团通过毕节地下党情报得知万耀煌亲率中央军模范部队第13师,拟由赫章县哲庄坝向云南镇雄县前进,贺龙立即决定歼敌于行军途中,设伏哲庄坝,袭击万耀煌。
激烈的战斗持续至黄昏,由于敌47师和99师赶来救援,敌13师才逃脱被全歼的命运。时任红六师第18团政委的余秋里将军在战斗负伤失去了一臂,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又多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
哲庄坝战斗,毙伤敌人近千,俘敌余人,缴获重机枪7挺,长短枪余支,辎重弹药余担,敌纵队司令兼十三师师长万耀煌则差点被活捉,取得了乌蒙山回旋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3月14日,红二、六军团行进到赫章县财神塘时遭遇敌军围堵,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暂时击退了国民党军队,此时的红二、六军团已在乌蒙山中辗转回旋了差不多1个月。从俘虏口供和情报判断,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可以回旋的地区越来越小,红二、六军团陷入了长征以来最危险的境地。
紧急关头,贺龙召开军委分会会议决定突围。并向两个军团各师下达了秘密突围的命令。要求行动一定要十分隐蔽,不准点火,不准喧叫,马蹄裹布,不准发出声音;凌晨从敌夹缝中通过,即使被小股敌人发现也不准打枪,不准捡歼灭小股敌人的便宜,要极迅速地摆脱敌人。
根据贺龙的命令,红二、六军团从国民党郭汝栋、樊嵩甫两个纵队之间突围出来,进入云南奎香地区,接着急速掉头南下。
3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云南昭通、贵州威宁之间突破滇军孙渡纵队防线,直趋滇东。
3月28日,红二、六军团进占贵州盘县。至此,红2、红6军团完成了回旋作战任务,打破了国民党军重兵围歼的计划。
3月30日,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在盘县“九间楼”召开会议,即“盘县会议”。会后,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乌蒙山回旋战是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著名运动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巧妙突围的著名战役。红军在乌蒙山同敌人进行千余里迂回,成功保存了有生力量,摆脱了强敌围攻,书写了红军长征史上精彩一笔。
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红四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时,高度赞扬了乌蒙山回旋战。他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指中央红军)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九、林青烈士纪念馆
林青烈士纪念馆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市西街道百花社区司法路。
林青,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年出狱后返回家乡毕节,年1月,林青等人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
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闻讯后立即奔赴遵义。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李维汉会见了林青。林青向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代表中央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指示由林青等人组成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
不久,贵州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工作搞到敌人的军用地图和密电码本,交给了中央特派员潘汉年,为红军长征做出了贡献。同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4岁。
年8月,在上级指示下,邓止戈来到毕节,发展邱在先、杨杰入党,成立了党支部,由邓止戈任书记,杨杰任组织委员,邱在先任宣传委员。至此,中共毕节地下党又一个支部宣告成立并努力做争取地方武装的工作,
红二、六军团挺进黔西北时,已被毕节地下党掌握的黔军席大明部,以红披毡为标志,接应红军顺利进占毕节,随后,周质夫、阮俊臣部也被争取,与席大明部一道改编为贵州抗日救国军的三个支队。
十、七星关
七星关,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和赫章县交界处,贵州省三大名关之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祭拜七星。南征结束后又在此与彝族君长济济火结盟。
在这里,还长眠着我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夏曦。
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七星关,因七星桥被当地反动武装拆毁,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为了动员已收编的黔军席大明部随军北上涉水过河时,不幸溺水身亡。
夏曦牺牲后,遗体葬于七星关现在的夏曦烈士纪念碑处。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肖克将军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
七星关,因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多有驻军镇守。它不仅是古代西南军事要冲,而且兼具交通、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
途经七星关的五尺道(驿道),贯穿了川滇黔三省,先后被称为西南夷道,夜郎道,川黔盐道。
自秦贯通五尺道之后,两千多年来途经七星关的人马一直络绎不绝。
七星关,方寸之地,浓缩了贵州高原的桥梁史,六百多年来,有摩崖石刻记载的,因战争、自然灾害屡毁屡建的铁索桥、木桥等就有十余次。
年,国民党政府为保障抗战运输,在云贵高原抢修了抗战物资输血线“滇缅公路”的延伸线“川滇公路”。
川滇公路毕节境仍沿古驿道从七星关穿越,工程队将被毁的桥梁改建为石礅钢木大桥。长龙般的汽车夜以继日,载着国际援华物资从七星关桥滚滚而过,经毕节运往重庆,再分配到各大战区,支持着抗日战争。
为保运输线通畅,国民党国防运输部,专门在毕节设立了川滇公路运输局,配备了军队护路队。并把七星关作为重点守备对象。
年,为了援越抗美的需要,七星关又在原钢架桥下游50米处新建了一座六孔石桥,称为老桥。年后建造了一座钢筋水泥桥,称为新桥。年建造了毕威高速七星关特大桥。如今,古桥遗墩、川滇公路石桥、新建钢筋混凝土大桥、毕威高速公路七星关特大桥相互映衬,展现古今。
七星古城,七星古城位于七星关东岸的缓坡之上,背靠川滇东路(今国道),面向七星关和七星山,城外有古驿道,摩崖石刻,夏曦烈士纪念碑,“黔服雄关”石碑坊,诸葛武侯祠祃祭七星处。城内有祭星坛、武侯祠等遗址。
如今,七星古城作为一个景点正在修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