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凤冈县新建镇长碛古寨农村公路
年,站在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即将实现。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贫困人口已由年的万人下降至30.83万人,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贵州的减贫奇迹是中国脱贫攻坚战伟大史诗中绚丽的华章,是贵州践行精准脱贫思想的生动范例。回望过去,贵州因山而贫、受困于路,交通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最大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始终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同步安排,创造性探索出一系列“贵州经验”“贵州战法”,贵州交通取得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年岁末,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成为西部地区第1、全国为数不多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高原建起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高速平原”。
——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双百”目标,成为西部第1个实现全省%建制村通畅省份。
——年6月,在全国率先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形成了脱贫攻坚“贵州战法”的重要经验。
贵州交通的发展是“小省办大交通”的典范,是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贵州农村公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新建农村公路5.9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农村公路及通组硬化路密度达.9公里/平方公里,较年提高31.5公里一路通、百业兴。在贵州大地,纵横交错的通村通组路,激活了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引领了农业产业蜕变,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荔波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将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与沿线景点串联成片,发展乡村旅游家,带动就业2.5万人,实现人脱贫。
赫章县石板河村,一条挂壁公路和两条旅游大道,连接起村民的致富希望,促进当地生猪和肉牛养殖,带动了名贫困群众脱贫。
交通的便利让电子商务进村变成现实。
普定县,10万亩韭黄带来2万个就业岗位。每天,这里的电商订单应接不暇,最远来自东南亚。息烽县立碑村,每年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万元。
交通进组,黔货出山,贵州农村活力涌动,农业产业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年,全省茶叶、蓝莓、李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辣椒生产、加工、销售规模全国第一;食用菌产量迈入全国第一梯队。通村通组路累计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个。
贵州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构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等工作机制及体系。
建立农村公路联席会议制度,连续17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高位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相继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基础设施“路网会战”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实现了贵州农村公路一年一台阶,三年大提质,五年大跨越的转变。
建设“四好农村路”,贵州勇于创新突破。
多年来,为破解资金筹措、质量监管、公路养护等系列难题,贵州省打破常规、敢闯敢试,以创新的思路贯穿工作全局,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协调发展的新路,开创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贵州经验”。
——打破常规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实施模式,提出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管理新理念,将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打捆招标,引进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的社会资本负责农村公路项目融资、建设及验收后5年的养护工作,助推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贵州精准制定地方金融支持政策及“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靶向投资政策,推动各级财政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加速向农村公路集聚。
——研发使用“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对农村公路“规划计划、招标投标、建设进度、质量验收、信用评价、督查督办、管理养护”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数据监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贯通农村客运、物流运输、农村电商等领域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难、运输企业经营难、快递物流进出难、运输安全监管难等难题。
“四好农村路”建设,贵州始终以路为媒、以路为介,推动“美丽农村路+特色产业”“美丽农村路+全域旅游”“美丽农村路+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农村路+‘三变’改革”“美丽农村路+电商”等多元融合,将乡村旅游点、美丽新农村、重要产业区等串珠成链,在贵州农村建成一大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村,形成了人、车、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到年底,贵州共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33个,全国示范县9个,累计打造“美丽农村路”2.3万公里。
“四好农村路”建设,贵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作为长效扶贫重要举措,定向开辟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等扶贫就业岗位,增加贫困群众稳定收入。
从江县成立扶贫建设工程服务公司,吸纳离土又能离乡的50岁以下贫困劳动力,组成26个施工小分队输送到省内交通在建项目务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稳定脱贫。随着“从江模式”的复制推广,贵州已逐步建立起农村公路养护与贫困群众利益连接机制。
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发展条件,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好了“先手棋”。
年,贵州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目标近在咫尺。
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贵州交通人将为人民而战、为梦想而战,着力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以卓越的业绩共同开创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美新篇。
毕节市赫章县独山至石板河通村公路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农村公路
贵阳市开阳县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韦景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