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镇岔河村,是一个临水而居的美丽山村,因为两河交汇而得名。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部分原有的土地将会被淹没在水底,成为历史的记忆,但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岔河村位于平山镇的西北部,境内海拔最低点就是两河的交汇点。在原来交汇点的河滩上,就是曾经的渡口,河两岸的老百姓之间的来往,全凭船工摆渡。但是这些摆渡的船工们早已因为桥的修建而放下了摆渡的竹篙,更因为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搬迁了。
岔河村村民罗会明说:“以前,从十二岁就渡起船了,一直以来都是渡船的,几代人了。现在50多年了,渡了50多年的船了。如今搬到毕节双山去。”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河流,也有一段故事。在岔河村,也有很多的故事。就算是河的得名,其实也和故事有关。岔河村村民周遵学说:“这个地方,原来叫麻布河。以前是个河坝场,解放以前在这里赶河坝,在上面卖麻布。以前人们都穿的是麻布,就叫麻布河。但是它实际上在中国的地图上叫六冲河,这个六冲河确实是六个冲子来的水。这里属于乌江的上游,乌江的源头,赫章的前、后河叫两冲;接下来到海马姑,增加六曲(河)过来的水,就有三冲;再到大花水,又增加古达、野马川来的河水就有四冲;到海家沟小河边,古基来的这条河水,加起来就有五冲;最后增加镇雄县来的择底河、古家河汇合的水,就有六冲,所以六冲河还是有一定原因的。”从老人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了六冲河的由来,虽然不一定权威。但一条河流,对于生活在河两岸的群众来说,是一种生活的馈赠。即使是他们离开了曾经生活的地方,但家乡的河给他们留下的是无边的回忆与眷念。在岔河的北岸,是一个叫着鹦哥嘴的地方,曾经有一段古驿道,天天人来人往。“以前的这个粱子叫做鹦哥嘴,它有一条古驿道。这个古驿道就是以前我们赫章土特产都是用人工从这里背到镇雄到四川宜宾去的,又从那里背盐巴回来。我们这个地方的布匹等都是用背来的。这里是一个通商的驿道,现在修了公路,驿道也长满了荒草。”岔河村村民周遵学说。原来的岔河渡口、桥梁,因为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所有的一切,都已拆除。原来生活在两岸的群众都进行搬迁,他们的生活已因此而改变。岔河村村民毛广军说:“我们搬迁后,整了个门面,房子已修好,生活比较好。”“水库蓄水以后,我们岔河村支两委准备把麻布河两岸荒起的土地种上果树,一方面对保持水土保持有好处,避免土壤流失到河里。另一方面借助乡村振兴这个契机,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经果林让农民有一定的收入,逐步发展旅游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岔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勇说。来源:赫章融媒
作者:鲁绍林唐兴尧吴睿姝陈梅
监制:舒荣
编审:徐书宇
编辑:盛灿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