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阳光,顺着毕节市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青石板小道,慢走在高大的青松之间,迎面徐徐清风让人心旷神怡。
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景区面积公顷,20世纪60年代为拱拢坪基建林场。年,该市将辖区内白马山林场、乌箐自然保护区、拱拢坪林场联合申报为毕节市国家森林公园,全面禁止砍伐,走上了靠绿水青山“吃饭”的生态发展路子。
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关区融媒体供图)
通过近年来的保护和发展,目前,该公园有野生动物种类余种,野生植物种类余种,并成功在年获批为国家级4A景区。
生态要建设,经济要发展,七星关区如何破局?
答案是旅游。“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1.5%,每立方米含有个负氧离子,对消除身体疲劳、改善睡眠、清醒大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年,拱拢坪国有林场引进毕节市时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林场旅游资源,相继开发了康养基地、帕兰王国、鸟语林等旅游设施,这几年来景区人气越来越高。
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关区融媒体供图)
“人气旺了,我们的生意自然就好了。”周遵谦本是杨家湾镇土生土长的农民,前半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公园成立后不久,他就做起了农家乐的买卖,如今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年收入超过10万元,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践行“两山”理论,不仅群众赚了钱,社会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今年5月,七星关区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七星关区首张林业碳票,也是继黔西市、赫章县海雀村之后发行的该市第三张林业碳票。碳票颁发面积2.万亩,监测期碳减排量9.万吨,该张碳票的发行,标志着七星关区碳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创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途径。
在七星关区放珠镇,当地把经果林种植同林下特色养殖和农家乐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地多收”的新模式。
放珠镇七彩山鸡养殖基地(七星关区融媒体供图)
“咯咯咯……快吃快吃。”一场夜雨过后,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惠泽生态家庭林场满目青翠,空气无比清新。躲在林场里的七彩山鸡,寻着饲养员的声音从角落里飞奔出来开始欢快啄食。
去年,通过招商引资,云南一家公司投资万元,帮助当地打造了一家农家乐和家庭农场,种植杨梅、桃、李、苹果等亩,养殖七彩山鸡2万羽。
靠着经果林种植和七彩山鸡养殖作为吸引游客的“爆”点,去年至今,该林场销售额已突破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万元。此外,该林场吸纳固定工人12人,每月平均工资元以上;吸纳50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每年户均增收元。
放珠镇七彩山鸡养殖基地(七星关区融媒体供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数据显示,目前,七星关区已发展林下经济71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5万亩、林下养殖29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2万亩、野生林产品采集15万亩,产值达6.5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民
编辑刘诗雅
二审杨韬
三审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