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促进社区治理和稳岗增收双驱动,赫章县通过“一政策六服务”工作措施全面助推社区治理,全力推动搬迁劳动力稳岗增收,实现社区治理和就业增收互惠双赢,牢牢守住搬迁群众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出台双项奖补政策。制定《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稳岗就业补贴及公共服务岗位开发项目实施方案》《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组织劳务输出促进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实施方案》《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稳岗就业奖励补助实施方案》等系列稳岗增收政策措施。对帮助赫章县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给予就业服务补贴,易地搬迁劳动力县外稳定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务工补贴,实现易地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人数达人以上,提高劳务组织化输出程度,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同时对县域内企业(含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安置点就业帮扶车间企业、安置区就业扶贫基地、个体创业实体等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达到标准的企业及搬迁劳动力实行双项奖补,助力搬迁群众就近稳定就业增收。可带动搬迁劳动力就近稳定就业人以上。
二是文明实践服务带动。结合各安置点社区治理和城市文明创建实际需求,开发文明创建服务岗位个,从全县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招募符合条件的搬迁劳动力名,在各安置点所在乡镇(街道)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斑马线、十字路口)、公园、广场、安置点小区等地针对占道经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采乱摘、损毁公物、车辆乱停乱放、乱闯红灯、车窗抛物、斑马线没有礼让行人、破坏公共设施、噪音扰民、污水乱排、粪土乱堆、杂物乱摆等不文明现象及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和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帮助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移风易俗,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社区治理及文明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社区治理服务带动。建立健全“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开发社区治理服务岗位96个,从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中招聘96人成立社区治理服务队在社区党组织统筹领导下开展社区治理服务,着力抓好社区文明创建、社区就业服务、“党建+积分”管理、社区监督督促、社区政策宣传“五个推动”工作,传递党的好声音、弘扬红色正能量,引导社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力营造社区和谐氛围。坚持以“帮困解难、助需应求、服务群众”为宗旨,实实在在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区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是日间照料服务带动。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发日间照料服务岗位人,设立居家照料服务队和巡访照护监督队,为60岁以上的搬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低收入老年困难群体提供食堂就餐、居家送餐、助洁助浴、居家保洁、外出照料、跑腿代购、夜间巡访、精神慰藉、图书阅览等服务,提升搬迁老人年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让老年人享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五是阳光家园服务带动。结合大中型安置点搬迁残疾群众实际,招聘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轻度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通过培训,对搬迁点上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阳光服务”,重点对搬迁残疾群众开展洗头、洗澡、泡脚、剃胡须、理发、修剪指甲、外出活动照料、居家保洁、洗衣服、寝具翻晒、换洗床单、门窗清洗、代购及配送、生日关怀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实施阳光家园服务,带动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实现名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生活获得精心照料。
六是巾帼队伍服务带动。推动搬迁妇女助力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全县大型安置点设立巾帼服务专岗个,招募名符合条件的搬迁妇女组建“赫章韭菜花巾帼服务队”,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和移风易俗、开展“和美庭院·干净人家”评比活动、开展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等系列活动,为困难困境群众提供帮助,让更多妇女群众感受到党的关爱和温暖,形成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助推社区治理。
七是青春行动服务带动。在全县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社区治理青春行动服务队,开发青春行动服务岗位90个,在安置点招募符合条件的90名搬迁群众重点开展青少年群体帮扶、净化美化社区环境、增强社区团建工作活力、帮助青年就业创业、开展好乡村振兴夜校、四点半课堂等,社区治理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关系融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