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记者从贵州省核桃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按照省 府的要求,核桃产业已由扶贫部门移交林业部门牵头指导,省林业局将以科技为引领,从建立贵州核桃产业发展专家库、强化种苗(穗条)生产供给和保障、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
贵州省核桃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现场。
在建立产业发展专家库方面,省林业局开展了贵州省核桃产业发展专家库申报人员的推选、筛选、审核工作,最终成立了由贵州大学潘学 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罗充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向仰州高级工程师、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王颖娟教授、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吴琼研究员、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刘晓高级工程师、贵州省林科院核桃研究所陈波涛研究员、毕节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余刚国高级工程师、毕节市赫章县核桃局徐廷会高级工程师等38位专家组成的贵州核桃产业专家库。成员专家研究领域涵盖核桃种质资源鉴选、育种及高效栽培,品种改良,核桃栽种适应性分析、评价,采后生理、贮藏保鲜与加工,产品研发与加工,有害生物防治,副产物增值与利用等产业发展方方面面,将有力指导全省核桃产业科学发展。
省林业局为贵州核桃产业专家库成员专家颁发聘书。
在种苗(穗条)生产供给和保障方面。目前,全省经过良种审(认)定的核桃品种有14个,根据专家意见,从中筛选了10个可以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主要是黔核7号、黔林核3~6号、黔盘核3号、黔普核1号等。这些品种主要适合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以及海拔米以上的核桃适生区种植。年,全省预计培育核桃苗木余万株(不含山核桃),有采穗圃5处可产穗条余万芽,加上已经改建的临时采穗圃,基本能满足六盘水、黔西南、毕节等地的低改任务需求,铜仁、遵义、安顺、黔南以及贵阳部分县区良种较为缺乏。下一步,省林业局还将加强良种选育和采穗圃建设力度,支持省林科院、贵州大学等科研单位,重点在良种缺乏的地区开展优树调查收集和测定等工作,尽快筛选出一批优良核桃种质资源。同时支持有良种可用的地区加强抚育管护,进一步扩大产能,扶持良种缺乏且已选出优树的地区,结合地产林改造建设临时采穗圃,夯实穗条供应基础。
赫章核桃。李栋摄
在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方面。省林科院在全省范围类 次系统开展了核桃遗传种质资源调查和优良单株调查,出版了《贵州核桃优良单株》,调查核桃种质资源份,鉴选优良单株株,选育出黔林核系列良种7个、黔普核及黔盘核系列核桃4个;改进了适应贵州气候的核桃品种嫁接技术,优化了核桃砧木选择与培育、嫁接枝培养、嫁接、穗条采集处理、嫁接后管理等系列技术细节;基本摸清了贵州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研制出综合防控后主要病虫害的农药复合配方,并优化农药使用方式和时间节点;创新研发了核桃带壳榨油技术、核桃附产物利用等。下一步,贵州省林业局还将强化科技支撑,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良种选育、丰产栽培、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核桃丰产栽培、低改、高接换优、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着力提升我省核桃基地种植水平、质量和产值,助推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春英吴采丽
编辑唐怒娇王维维
编审陈毓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