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预告片
新闻延伸:
3月7日中午,《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微电影,在独具黄河风情的延长县雷赤镇南河沟凉水岸村举行开机仪式。这是继《赶牲灵》、《兰花花》后,第三首被拍成微电影的陕北民歌。“阳洼的糜子背洼的谷,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这是陕北民歌《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的歌词,反映的是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安塞县化子坪镇杨家园子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年仅16岁的佘步英嫁给杨家园子村张振川,婚后不久,张振川就参加了革命,后被敌人抓走杀害。不到20岁就守寡,佘步英为了照顾婆婆和年幼的孩子,独自撑起整个家庭,每每遇到困难就躲起来哭,后来就唱出了这首歌。“影片的开头,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丈夫的坟前讲故事。”编剧王克文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剧中女主人公英子的婆婆是一个盲人。丈夫闹革命牺牲后,担心婆婆无法接受,英子就一直瞒着。婆婆终日不见儿子,而英子又常出门在外,便对英子产生误解。村里一个长者看不下去,就告诉了婆婆实情,为了不拖累英子,婆婆最后选择了自杀。王克文称,故事凄婉,反映出了战争带给妇女的创伤,也讴歌了陕北人民尤其是陕北妇女,对中国革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此次拍摄共计10天。英子的扮演者刘春风本身就是一名陕北民歌歌手,和王建宁搭档的“峁圪垯组合”曾在《星光大道》获得不错的成绩,这也是她第一次拍摄电影。“英子一开始很反对丈夫参加革命,丈夫牺牲后,家里的重活、累活全都压在英子的肩上,但为了婆婆和孩子,她还是咬着牙挺了下去。”刘春风称,剧中的英子是一个有责任心、坚强的陕北妇女形象。 延长县雷赤镇南河沟凉水岸村,距离延长县城近百公里,也是延河与黄河交汇的地方。站在农户的院畔上,滚滚黄河东流去的场景尽收眼底。 剧组怎么会找到这样一个偏远而又不为人知的小村庄来进行拍摄?这还要归功于凉水岸的一位村民,即延安本土文化人王纪民。知道陕北民歌微电影开拍选场地后,王纪民先后十余次,走进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文芳的办公室,来推荐自己的村子。 “正是因为他对家乡的这份热爱,为弘扬黄土地优秀文化的热忱和执着,我们才知道原来黄河岸边还有这么美丽、古朴的村庄。”在孙文芳的力荐下,剧组人员实地考察,场地最终选在了凉水岸村。“为了选景,我们在陕北高原上,跑了多公里,花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导演何志铭称,如今的村落大多被现代化了,瓷砖、水泥等现代元素很难避免,而凉水岸较好地保留了村落原貌。 “目前,陕北民歌系列微电影已陆续开拍,希望借此能够把陕北动人的民歌、优美的风光、诱人的美食、绚烂的文化呈现给外界。”孙文芳表示,也希望将来通过微电影的热播吸引更多的人来延安旅游观光、投资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