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红色哲庄’.....”近日,烈日当空,却有这样一位老学者,无畏热浪,挺直着身板,站在哲庄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前满怀激情地述说着当地的红色历史。
这位年过半百的“讲述者”,便是拥有24年教龄的哲庄中学老师——车杨奎。他在这里向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实践队的师生与现场游客们上一堂别样的户外历史课。
跟随着车老师慷慨激昂的话语,广大师生们一同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城东北部,谈及“哲庄坝战斗”时,车老师尤为激动,那是红军长征时乌蒙山回旋战中极为重要的一战,为红二、六军团冲出10万敌军重围、北上抗日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这里的红色故事,这些英烈的英勇壮举,在当代仍有极大的精神价值,应当被我们知晓、感恩、铭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哲庄人能够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如今,实现全面小康的哲庄镇发展越来越好,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当地的从业结构仍较单一,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现象突出,吸引要素向乡村回流、提升乡村内生活力的问题亟待解决,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或许能够成为破题的“钥匙”。
据了解,目前毕节市赫章县与广州市番禺区正通力合作,通过开发像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红色景区,弘扬红色精神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年以来,广州市番禺区通过东西部协作发动3家企业结对帮扶哲庄镇4个村,共计捐赠82.0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完善村集体“两不愁三保障”等短板工作。年,广州市番禺区计划在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资金中支持哲庄镇还山村“红色村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哲庄镇还山村基础设施条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未来,哲庄镇还山村将从“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引领振兴”三方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工作,“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致力于打造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美丽乡村。
以红色文化为“魂”,以旅游产业为“钥”,这张由广州与毕节合力打造的“新”名片将助力红色哲庄展魅力、换新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通讯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梅州报道组纵升、王映骅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通讯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梅州报道组纵升、王映骅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