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走进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余个深棕色的土坛子整齐排列,里面装满的吨酸汤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味道。
“我们主要生产红酸汤和白酸汤,现在虽然是生产淡季,但公司还是接到了来自江苏南京的订单。现在生产的余件酸汤,每件市场价格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以订单生产为主,发往全国各省市的经销商,经销商转给超市、大型商场。主要市场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广西、福建等地。”
同样的生产场景,也在毕节高新区(七星关经开区)广药王老吉(毕节)产业有限公司呈现。
在广药王老吉(毕节)产业有限公司刺柠吉润喉糖生产车间,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全神贯注生产“刺柠吉润喉糖”产品。
这家占地面积约75亩地的公司,目前已投资建设2套生产设备(浇注型和冲压型润喉糖生产线)。自年1月中旬开展试生产以来,产能逐步提升,从月产不到箱到目前月产突破1万箱。为满足市场需求,今年公司加快开发销售刺梨系列新产品,现已上市销售刺柠吉润喉糖、龟苓膏、气泡酒、月饼、年糕、果脯、溶豆和刺柠吉盒装饮料等产品。
“我们公司去年的年收入是1.42亿,今年产能10万箱以上,现在销往全国各地,包括大型的商超、便利店、药店等都有销售。”广药王老吉(毕节)产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周华说。
生态食品产业,在毕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年,全市现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加工生产企业(不含酒类)户,规模以上企业43户,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8.02亿元。
近年来,毕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序推动大方县牛肉品厂、大方中国白参科创园、广州风行集团饲料加工项目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近18亿元。目前,中国白参科创园项目、黄牛集团牛肉制品加工、徐福绍芬火腿腊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或试运行,其他项目正有序推进。
同时,为做大做强全市生态食品产业,毕节大力开展马铃薯、核桃、刺梨、皂角、辣椒、食用菌、肉制品、大豆、茶叶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招商工作。去年,全市共落地建设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招商项目27个、总投资17.2亿元,全年累计到位资金10.7亿元。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按照《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年行动计划》《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年行动计划》要求,扎实有效推进全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为此,毕节制定印发了《毕节市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年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谋划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招商项目29个,总投资额44.1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毕节新引进京喜久久包装有限公司投资的大方县小屯乡豆制品生产加工项目、赫章县年产吨米粉、2吨豆制品系列食品生产项目、杭州漫绿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纳雍县漫绿豆制品加工项目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1.62亿元。
眼下,大方风行集团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纳雍县年产两万吨南瓜面条和五千吨特色面条加工厂建设、纳雍县年产20万吨天然矿泉水生产(一期)等项目推进正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生态食加工企业已完成投资近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24.42%。
毕节市工业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毕节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等优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开展入企走访活动,抓好运行调度、产业招商、企业培育和市场拓展等工作,全力推动生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亿元的目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