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新动能,奏响最强音赫章县达依乡抓

今年来,赫章县达依乡聚焦“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党委“搭台”、干群“唱戏”、社会“参演”,凝心聚力抓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奠定坚实基础,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曲。

党委“搭台”按下快捷键

达依乡党委超前谋划,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利用年初疫情防控宣传契机深入各村(社区)大力宣传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开展合作社摸底调查,抓村集体资产核资清资,清理“空壳社”,为抓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打牢基础。

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乡村两级干部形成思想共识,专门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外出观摩学习,并邀请县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专班人员现场培训指导,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业务上的问题,为推动工作搭建良好平台。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引进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参与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抱团发展,实现共赢。从乡村能人、复退军人、退休干部、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配政治坚定、能力突出、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同志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壮大村级班子力量,为抓好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我们引进了3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了2名退伍军人进入村班子。目前,全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平台已搭建好,部分村已经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个留下’要求,严格按照县委安排,通过抓点做样、示范带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达依乡党委书记李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前,达依乡党委制定了《达依乡党支部领班村集体合作社工作督查考核细则》,将工作纳入动态督查考核内容,强化考核问效,从严追责问责,快速高效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干群“唱戏”奏响最强音

围绕抓好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达依乡党委实行党委政府领导负责制,由乡党委书记带头,每个班子负责抓1个以上村(社区)工作。全乡通过推行“党支部联党小组+党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三联”机制,聚焦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之间通过上传下达、逐级传递方式抓好工作,充分发挥“党员1+N”作用,形成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干群同台“唱戏”的良好格局。

“我们实行领导负责制,就是要把干部群众都组织和发动起来,群策群力参与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目前,乡党委班子全部落实了包保责任,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正有序推进。”组织委员曹志勇说。

年,海嘎村争取项目资金万元成立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示范带头,建设板栗种植基地,种植板栗0亩。通过党建引领,海嘎村党员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当地群众以林地、土地和劳务等入股,村集体以种苗和技术入股抱团发展。

“目前,海嘎村村民入社率在10%以上,全村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社,我们将按照‘’的分红模式分红,即合作社分40%,林地入股的非贫困户占30%,贫困户占20%,村集体占10%。为保证贫困群众增收,前三年,我们按每户每年0元固定分红给贫困户,三年后按纯利润的20%分红。今年底,合作社预计纯增收3万元,5年后,预计纯收入50万元以上。”海嘎村支书张道品说。

社会“参演”传递正能量

抓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达依乡党委带头,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全乡11个村(社区)均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目前,该乡正在树品牌、立形象,发展特色产业。

看到达依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建设成效,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媒体朋友、摄影爱好者等陆续走进达依,关心达依,积极为达依出钱出力、建言献策、宣传报道,参与和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

“在途经达依的公路上,几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标语瞬间激发了我对农村的热爱。回去后,我将组织人员来达依考察,争取明年来达依发展产业,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六盘水爱心人士黄某告诉记者。

据达依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专班工作人员梦金桥介绍,今年以来,在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省市县三级媒体的宣传下,达依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取得明显成效,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达依乡正积极凝聚新动能,奏响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最强音,正以崭新的面貌与乡村振兴相拥。

陈鹏刘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