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马贵姣,是服务于赫章县兴发乡人民政府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年8月,我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基层志愿者,一晃便已经是两个年头时间。
两年多来,我先后在兴发乡棚改办、村规站、宣传工作站、水利站、党政办五个部门工作。在棚改办工作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对兴发乡农居环境改造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文科出生的我,面对一堆密密麻麻的数字,难免有些惶恐,好在有领导同事的耐心指导,让我在最不擅长的表格中慢慢学会汇总的相关工作。
后来,因工作调整,我来到了宣传工作站,欣喜的同时更多的是压力,因为我深知,要做好宣传工作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老师,让我在宣传工作站工作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不论是办公室的陆明兵老师在写作上的指导,还是融媒体中心副总编、驻村第一书记盛义在视频拍摄上的耐心,让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至于愁眉苦脸。
每当遇到瓶颈时,往往是他们的一句话或一条信息让我茅塞顿开,是他们的关心与帮助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是他们的包容与理解让我知道生活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有人也会这样和我说:“你的文笔不错,写新闻写得好,图片也拍得不错。”每当听到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内心除了小小的窃喜,更多的则是感动。我知道,读者可以看到的那一篇篇所谓好的新闻作品背后,是一次次面对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时苦口婆心的引导。
那一幅可以称之为新闻作品的照片背后,是自己一个人爬了几座山、等了几个小时得到的一个镜头;那一帧帧看上去视觉效果还可以的视频背后,是一个人泡一桶泡面、冲一杯茶坚守到半夜的结果。
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在剪辑大山村第一书记专题采访的片子时,剪完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公租房离上班的地方有一公里的距离,出了办公室,凉风扑面袭来,昏黄的路灯将自己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一个瞬间,一个词突然浮现在脑海——“形单影只”,一时间竟有些感动,工作中是很艰苦,有时候也会遭到别人的误解,但所有的不快,都在作品呈现在眼前的那一刻化为幸福。
两年多来,为了常规工作正常开展、为了兴发形象的提升、为了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我和单位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加班熬夜、一起迎接上级检查、一起经历了风雨、见到了彩虹,一起见证了兴发乡成为了国家级卫生乡镇,中营村、民族村等村落成为了全省文明村。
如今,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收官阶段,而我的志愿生涯也仅剩一年的时光,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会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继续写好基层故事、做正确舆论的传播者,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