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章县松林坡乡90后致富带头人甘富点l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3月22日,春分刚过,在赫章县松林坡乡大梁子村甘富魔芋种植基地,20余个装满魔芋的黑色塑料筐错落摆在地头,10余名务工人员正在采挖、选种、种植,现场干得热火朝天。

“种子和土地决定了魔芋的发病率,挖破的魔芋要就地种植,减少伤口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坡度、日照时长、垄距等对魔芋的种植也有不同的影响......”聊起魔芋种植技术,90后小伙甘富侃侃而谈,俨然一副老技术员模样。谁能想到,这个皮肤黝黑,精明干练的年轻人竟是一个魔芋种植能手,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时间回到年,从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数控专业毕业后,甘富到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实习,原本可以就业的他,却毅然选择回归农村。“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甘富说,对农业的热爱让他更期望回到农村,在广阔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作为。

年底,实习结束后,甘富回家帮助父亲采挖魔芋,一个15公斤多的魔芋引起了自己的兴趣,原来指头大小的魔芋种竟能长成这样的庞然大物。年,父亲甘祖军在黄家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脱贫攻坚战正酣,母亲也要做自己的手工活,种植魔芋的担子便交到了自己的肩上。选种、种植、收获,每一个环节自己都亲力亲为,遇到问题便请教其他种植户、搜索资料、改进种植方法,像是破解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谜题,甘富沉浸在魔芋的世界里,彻底迷上了这个神奇的植物。

甘富告诉记者,松林坡乡的气候和水土条件适合魔芋生长,本地原来就有不少野生的黑杆花魔芋。年,父亲就采挖了一些野生魔芋种试种,到自己接手种植时,家里已经有1吨左右的魔芋种,可以种植4亩地左右。魔芋品种纯,加之自己种植过程中比较谨慎,凡是有破损和虫眼的魔芋都被挑出来单独种植,近些年,魔芋种植还算顺利,慢慢走上了正轨。

“一斤魔芋十斤粮,十亩魔芋一栋房”。魔芋是高产量与高经济价值并具的农作物,由于魔芋种植成本高、技术难度高、风险高,这也是大规模种植魔芋的瓶颈。即使有父亲甘祖军这样的种植老手指导,甘富在种植魔芋之初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最开始是发现魔芋叶子会莫名其妙变黄、长斑点,后来我知道那叫枯叶病。”为了学习更多魔芋种植技术,甘富时常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年,他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同行分享种植魔芋的视频,经过交流发现,对方也曾遇到过同样的种植难题,并与甘富分享了自己的种植心得。此后,为了更好地种植和宣传魔芋,甘富也开始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拍视频、剪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了视频账号,交流种植经验、分享成果。

魔芋种植的成功为甘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靠着培育、出售魔芋种子和商品魔芋,甘富魔芋种植基地发展到亩,覆盖松林坡乡黄家寨、小薯块、大梁子、官寨、红砖以及兴发乡大街等6个村(社区),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每次采挖季节带动周边20余人就业,抖音账号也积累了十余万粉丝,成为远近闻名的“魔芋小王子”。

雁飞千里靠头雁。有了甘富这个“头雁”示范在先,一些精明的村民借着在基地务工的机会,向甘富学起了魔芋种植技术。无论是本地村民或是外地的种植户,他都倾囊相授,“你的魔芋遇到什么问题,告诉我,我帮你。”甘富在抖音里这样留言。

近年来,松林坡乡已发展魔芋种植户多户,每户种植面积10亩左右。“你们沿路开车过来,只要看见家门口摞起黑色塑料筐的都是跟着我一起种魔芋的。”甘富充满自豪地说,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卖魔芋更容易走量,和收购商谈价格的底气也更足,每年魔芋采挖完毕后,他都会组织大家将魔芋按规格筛选好,集中装筐卖给出价较高的收购商。前些年,行情最好的时候,卖完魔芋一算账,亩产值高达3万元,大家种植魔芋的热情高涨。

“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能人带动。”松林坡乡党委书记程畅说,全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了甘富这样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全乡今年计划种植魔芋0亩。

来源:毕节日报

作者:康榜刘瑾

总监制:李学友监制:汪华编审:徐书宇编辑:曹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