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魔芋大王的产业振兴路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http://pf.39.net/bdfyy/tslf/250110/q3uz9kw.html
我叫文付贵,今年38岁,赫章县安乐溪乡平顶村村委会副主任。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因家庭贫困,年我就辍学外出务工,先后在浙江、广东等地打工,经过自己不断努力,成为了公司中层干部,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年,孩子逐渐长大,我有了返乡的想法。思量再三后回到家乡平顶村。回来后,我决定养猪,这年年底,我修起了猪圈,买了十多头母猪,开始了创业生涯。刚开始,养猪都是亏钱的,但后来猪价上涨,我养的猪卖了好价钱,家里也有了一些积蓄。年,我成为了平顶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一个“小领导”,当时正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我就在想怎样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呢?“必须在农业产业上下功夫”,我心里有了主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魔芋打上交道,参加了很多魔芋种植培训会和论坛会,了解到魔芋具有发展潜力。去云南曲靖、毕节威宁等地去向有经验的人取经学习,搞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咨询专家。   这不学不要紧,一学我就像着了魔一样。妻子说这是“中了魔芋的毒”。年一整年,我都在到处学习,了解魔芋知识,为接下来的创业做准备。年,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流转土地种植魔芋,我很有信心,第一年就种植了40亩魔芋,魔芋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亩的投入在元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高了,而且魔芋很容易得软腐病,如果是魔芋得了这个病就表示魔芋收成无望了。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种植的第一年虽然没有很好收成,但也没有得软腐病,我采收了10亩地,一亩的效益在2万元左右。由于第一年的成功,今年我扩大种植规模,我准备打造一个高标准的魔芋示范基地。作为村委会副主任,我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只有我带头去做了,成功了老百姓才会相信我。每天在我基地上务工的群众在30余人左右,我都是当天给他们发工资,看着他们在我基地务工生活变好了我心里非常欣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将继续把魔芋种好,未来带领村民们跟我一起种,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