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早晨,赫章县城浓雾围绕,王婉秋背着书包穿梭在赫章县实验中学,看着学校粉刷一新的教学楼,与同学们拼搏奋发的精气神,她快步走向教室,麻利地拿出书本,背起了英语单词。年8月,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王婉秋从赫章县妈姑中学毕业。填报志愿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赫章县实验中学,说起原因,王婉秋坦言:“是因为一个人。”王婉秋口中的“人”就是赫章县实验中学校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赫章县实验中学工作组组长。赫章县实验中学是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毕节市实验高中教育集团分校,帮扶一年多来,庄建德和帮扶团队把创建贵州省艺术特色示范校作为阶段性工作目标,聚焦教育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这所山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涯规划:学生目标更加清晰把时间拉回到王婉秋初中毕业前,年12月9日,赫章县实验中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和东西部协作人才小组到赫章县妈姑中学开展线下帮扶交流活动。“同学们猜猜看,这两种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有多高?”当天,庄建德走进妈姑中学9年级(1)班教室,作了一堂主题为《猜猜看,温度有多高?》的化学学科交流讲座并对赫章县实验中学作了招生宣传,王婉秋正是其中台下的学生之一。这堂课给王婉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考试成绩,她毫不犹豫地将第一志愿选择在赫章县实验中学。如今半个学期即将结束,王婉秋感到十分充实且幸福,学校变化日新月异,自己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学习成绩也在慢慢变好,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我的梦想是通过三年的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王婉秋合上书本,满含憧憬地说,正是由于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让她的目标更加坚定。王婉秋是赫章县实验中学巨大变化的见证者之一。作为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赫章县实验中学帮扶团队以“课改”促课堂质量提升,文化和艺术双轨并行,打造教育质量发展平台。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赫章县实验中学帮扶团队借鉴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系统开展了多年的“文化德育”研究经验,结合贵州省进行新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赫章县实验中学学生发展中心。已初步建构高中生涯规划体系,制定了相应的三年一体系列活动,已逐项开展了入学教育、国防教育、红色研学、心理团辅、职业规划竞赛、成人礼、登高励志、毕业礼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学生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加强。“我们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赫章县实验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指南。”帮扶团队成员、政教处主任李君亮说。破旧立新:课改助推师生共赢“组团式”教育帮扶,课堂是重点,学生是关键。帮扶团队针对赫章县实验中学连续几年生源下降,及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满堂灌”等的现状,提出了“”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旨在通过“对症下药”,从聚焦教材转为聚焦学生,破除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1学”指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