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毕节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王华国主任带干事陈兵来到赫章县雉街乡大凉山村,深入村寨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磊、乡党委书记龙成万、驻村第一书记沈亚、村支部书记文长江对该村自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当前面临的矛盾问题汇报,并与县人武部帮扶领导敬春林政委和拟出资帮助大凉山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江苏省张家港人武部委派的代表陈世海(沿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沿河县工作组给长)一道,共同研究制定下步如何帮助大凉山如期脱贫出列的帮扶措施和办法。
作为国防动员系统重点帮扶的未脱贫的全国八个贫困村之一的大凉山村属深度贫困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1公里,辖麻窝、益拉、乌木3个村民组,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坡耕地亩,灌木林地亩,最低海报米,平均海拔米,村委会所在地海拔.4米,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全村现有户籍人口户人,村支部书记文长江系退役军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名,全村村民均为彝族,收入来源主要以劳务输出和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为了改变大凉山村的贫困落后的状况,赫章县人武部认真落实习主席关于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自年4月以来,组建帮扶工作组会同县下派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对贫困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以开展“百团万人”宣讲暨新时代富国强军讲习活动为契机,在群众中宣讲党的扶贫政策等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相关精神,切实找到制约村发展致富和贫困的原因,并帮助该村拟制精准扶贫措施。
截止目前,县人武部从县林业局协调资金50万元,帮助该村发展花椒产业项目,先后组织余人次培训花椒种植技术,惠及户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协调移动公司帮助建设移动基站,打通与外界联系的信息之门,使农产品进入电商平台成为现实;投入8万元进行村支两委阵地建设,购置了办公设施设备和村民文化广场硬化;主动联系市扶贫办等部门投入经费解决村民院坝和连户路硬化、人畜饮水等长期困扰村民生活的问题。
“大凉山不凉,热起来了。”,毕节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王华国主任风趣地说,当前大凉山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虽然很重,但有军地的携手,脱贫进度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如期脱贫不再是梦想,昔日可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的大凉山将实现华丽转身,如今已不再凉,而是热起来了。
江苏省张家港人武部委派的代表陈世海副县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贫困群众后,对下步大凉山村的脱贫工作提出了以建议:一是党建引领;二是因地制宜;三是真抓实干;四是解决就业问题,并特别强调解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脱贫的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
军民团结一家亲,携手助力攻坚战。敬春林政委说,军队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根本要求,是践行军队宗旨本色的具体体现。下步军地双方要切实抓好对接和协调,聚力攻克难,确保大凉山村如期脱贫出列。县人民政府徐磊副县长表示,将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军地资源,进一步形成军地协作、携手攻坚的生动局面,扎实抓好大凉山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通讯员徐勇陶忠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