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之美,美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美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一方灵秀山水,孕育万般风情。近年来,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过去“乌蒙处处好风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被打破,毕节旅游资源走出深闺,迎来八方游客。
年,毕节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两大提升”,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助推业态升级、提升品牌效应、发展乡村旅游等举措,稳步推进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年,全市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这组数据,是旅游业成为助推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有力见证。
旅游业态不断丰富
“产业+”
“春来二三月,百里杜鹃红”。每年3月中旬,延绵百里的杜鹃迎着春风绽放,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铺展成一条条美丽的彩带,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在花海中徜徉,感受自然的浪漫。
百里杜鹃的“花文章”,引领当地旅游业不断迸发活力。近年来,百里杜鹃推进赏花游旅游业态与文化、乡村、田园等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单一的赏花游到休闲、度假、踏青等多种形式旅游的转变,延伸旅游产业链。
年,百里杜鹃管理区结合实际,以大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聚全区之力推动温泉民宿集群化、医疗康养产业一体化、林业花卉产业商品化发展,成功勘探温泉6口,2个温泉酒店和花都民族医药养生堂正式投运;强力推进“四位扩张”,床位、餐位、车位、汤位分别达1.3万张、3.4万个、2万个、个,医院、百里杜鹃中医药康养中心等项目即将投运;荣获“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称号,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建立,温泉康养、医疗康养等业态日渐丰富,系统集成、融合增效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对外发布百里杜鹃花海康养度假指数,百里杜鹃冬季旅游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年,百里杜鹃累计接待游客.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8.41亿元,旅游总收入位居毕节市前列。
“在我们这里,游客除了赏花,还可以纵马驰骋草原。在跳花坡景区,可以体验现代山地体育运动,再到温泉酒店泡泡温泉,一天的疲惫随之消散。游客在路上还能品尝多种别具特色的美食,欣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演出。”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张东表示,百里杜鹃将坚持生态化、全域化、国际化引领,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把百里杜鹃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高品质旅游助推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百里杜鹃建设成为毕节市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示范样板”、贵州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为加快业态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毕节积极创新旅游业态,在“花海毕节”总体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打造民俗文化体验游、温泉旅游、度假旅游等新名片。在织金洞、九洞天等景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游外,一场场非遗文化展演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七星关区“鸡鸣三省”景区,“鸡鸣圣地”“雄关漫道”等主题景点让红色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有机结合……如今,毕节旅游正朝着“全时、全景、全业、全民”模式发展,旅游产业也因业态不断丰富而持续升温。
旅游影响力持续提升
“品牌+”
每年9月份,在赫章县阿西里西景区,一朵朵、一簇簇紫色的韭菜花在辽阔的原野绽放,10余万亩野生韭菜形成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连片野生韭菜生长带、全国唯一野生韭菜花保护区,有“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之称,于年8月获贵州省4A级旅游景区授牌,被誉为“地球的蓝宝石,东方的普罗旺斯”,常年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年9月3日,阿西里西旅游区“最想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新品发布会在赫章县举行。在二台坡景看草原、望星空、守日出、观云海、策马扬鞭,这些曾让游客以为必须到远方才能实现的“撒野”方式,在二台坡就能轻松实现,特别是景区内“极限自驾”的摇摆路、W弯路、冲天坡、波浪路等趣味十足的网红路,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体验。
此外,为了满足外地游客的避暑度假需求,赫章县阿西里西旅游公司利用韭菜坪景区凉爽的气候优势,着力打造旅游新业态,先后推出“云端”系列避暑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身处火炉、酷暑难熬的广州、重庆等地的游客前来亲近山水,避暑消夏。
韭菜坪景区的旅游品牌提升,是全市的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市旅游业体量不断增大,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文旅、体旅、农旅、康养旅游等业态兴起,大力打造培育出了“花、洞、湖、镇”多个精品旅游区。为打好旅游这张牌,毕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