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毕节市政府网消息:近年来,赫章县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四化”建设,让赫章高质量发展的列车跑出“加速度”。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
以“创新发展、全面小康”为统领,按照煤、铁、铅、锌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资源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突出做大工业经济总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煤炭能源产业。抓住威赫电厂2×MW(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工艺示范项目建设这个机遇,围绕“立足煤、做足煤”加大煤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优化布局、兼并重组和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使煤矿减少采掘成本,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综采能力和回采率,提高煤炭发展能力,实现减人增效,力争年原煤产量达到万吨,为威赫电厂提供燃煤保障。二是做大做强短流程铸造产业。打好工信部批复“短流程铸造”这张牌,从抓产业链关键点着手,推动夜郎铸造、燚正丰开足马力生产,通过高炉拉动上游铁矿石开采,以及确保下游炉灶头产业的生铁供应,同时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千方百计引进燃气炉灶整机生产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短流程铸造产业。三是发展壮大建材行业。加快日产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异地技改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为建材行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快推进铁匠石材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建材企业进驻园区集中发展,做大建材行业体量。四是推动铅锌产业落地发展。以赫章县资源量为.44万吨的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床和其他铅锌矿权为基础,积极规划建设铅锌产业园,带动铅锌产业全面发展。积极引进驰宏锌锗等国际国内优强铅锌冶炼企业,力争到年开工建设,加快我县资源开发。五是打造发展新格局。提升园区行政管理效能,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优势资源进行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增强园区要素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园区工业转型升级,助推新型工业提速发展。
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
紧盯到年城镇人口达30万人以上、县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把赫章打造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县的目标,坚持中心城区、副中心城镇、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四轮驱动”,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一是凝心聚力完善路网骨架。坚持“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集约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夯实城市规划蓝图绘制基础,按照“东扩、西拓、南上、北连”布局思路,科学合理修编城镇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城市设计,以路网建设为先导,全面优化路网规划,不断扩大路网骨架,打通断头路、破解“肠梗阻”、畅通“毛细血管”,持续优化城市路网规划,加快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推进赫章至野马川至平山、达依至六曲、白果至独山等路网规划及建设相关工作。二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融资贷款协调对接,严格按照国家融资贷款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切实抓好项目融资,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面向社会推出城市路网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加大上级资金、债券资金等申报力度,科学谋划项目,有序申报资金,多措并举,争取年完成融资15亿元以上。深化土地开发、资本运作模式,畅通资金渠道,加快实体化发展,实现国有公司实体化收益增收创收,通过市场化筹集资金,逐步释放存量土地,以“以商招商、自行开发”等模式,逐步启动土地开发,滚动用于城市建设及还本付息,盘活土地、运作资金,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三是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充分结合城市建设实际,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稳步谋划推进城建项目,紧密联系“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认真研判项目实施可行性、必要性,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完善城市路网骨架等基础设施项目,学做好项目谋划工作。紧紧围绕“一河两路”空间布局,加快西城区路网、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同步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基础设施。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做大做强城镇经济体系,大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居住、基本公共服务品质,全力打造六曲温泉小镇,平山、水塘森林小镇,兴发芳香小镇,财神核桃小镇,珠市彝风小镇、可乐夜郎遗址小镇等特色小城镇建设,确保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2亿元以上。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体系。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提振农业质量和效益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正视农业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真正让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人口的常态监测、动态帮扶和有效防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要求,坚定不移发展经果林、蔬菜、中药材和生态畜禽四大产业体系,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要瞄准产销对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产、供、销一体上持续发力。三是健全基础设施。一体推进水、电、路、讯和冷链仓储建设,尽快实现村电商网店全覆盖,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坝区为引领,围绕坝区“四类八项指标”,巩固2个样板坝区、8个达标坝区创建成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新增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四是抓实品牌培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巩固提升“赫章核桃”、“赫章樱桃”、“可乐猪”、“海雀鸡蛋”、“新时代乌蒙香葱”、“赫之林核桃乳”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培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品牌创建主体,引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和安全认证,力争到年底新增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亩以上,认证产品2个以上。
四、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按照“五个不得不”的旅游发展目标,全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文化挖掘,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业格局,助推旅游产业实现持续“井喷”。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九股水温泉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及山体泡浴池、阿西里西·韭菜坪配套滑雪场、阿西里西·二台坡大海子服务区、雉街乡韭菜坪赫漂流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全面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申报项目建设,完成“一院五馆”项目主体建设,力争将赫章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人文生态旅游和气候型康养度假目的地。二是打响旅游品牌。立足于赫章优秀的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利用东西部结对帮扶优势,加强资源互补和政策协作,持续开展旅游宣传和推介,举办好年赫章阿西里西高原越野挑战赛、年阿西里西音乐节等活动,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活动赛事,助力打响“夜郎大遗址·阿西里西风”旅游文化品牌。三是提升服务质量。深入践行“全民都是东道主”的服务理念,大力培育旅游酒店、旅行社、乡村度假基地、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经营主体,开展景区导游和从业者培训,打造集吃、住、游、玩、度假、运动、休闲等为一体的丰富多彩旅游路线。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赫章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