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拱塘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东部,属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地质找矿面临矿床构造识别难度大,主要控矿规律不清,找矿方向不明等问题。在新的地质找矿体制机制下,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聚焦制约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攻深找盲”的关键技术难题,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转变找矿思路,突破传统认识的束缚。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与川滇黔会泽、毛坪等大型典型铅锌矿床对比研究,逐渐地认识到,区内铅锌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矿体受逆冲断裂和碳酸盐岩建造联合控制,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为找矿思路的根本转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项目组在猪拱塘地区发现区域内发育大型逆冲构造和碳酸盐岩,显示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潜力。经矿区构造解析确定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为主要容矿围岩,北西向断裂为主要控容矿构造,明确了深部铅锌矿找矿目标和方向。创新构建猪拱塘铅锌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进行资源潜力分析,圈定重点找矿靶区,预测隐伏铅锌矿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为深部钻孔验证提供依据。赫章鼎盛鑫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国家地质找矿战略契机,投入勘查经费2.1亿元,完成钻探11万余米,在猪拱塘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隐伏铅锌矿体。提交铅锌资源量.82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且富含Ag、Ga、Cd、Ge等伴生元素,实现了贵州省铅锌矿找矿最大突破。
经过长达6年的地质找矿研究工作,在逆冲滑脱构造控矿成矿理论上取得了创新认识,丰富了世界MVT型铅锌矿床成矿理论。创新“矿区构造解析+深部构造物探精细解析与地球化学含矿性分析+深部工程验证”的有效找矿方法组合,并成功运用于该成矿带深部资源调查与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项目。
该矿床位于国家级乌蒙山连片扶贫攻坚区的腹地,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对于乌蒙山极度贫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