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世朝,今年50岁,现任赫章县珠市乡汞山村村委会副主任。
我是土生土长的的本地人,早些年,为了生计我外出务工,是一名奔波的打工仔。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假期间外出游玩时,接触到了河南布朗李产业,发现河南布朗李品种好,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
年,我决定放弃公司提拔部门经理的机遇,将布朗李带回家乡种植,让家乡群众在家也能尝到河南布朗李、新疆红玫瑰葡萄。回来的当天,妻子杨顺英疑惑地问我:“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说你要当经理了吗?”“我怕提拔后工作忙了,都没有时间回来看看你们,这不,我先休假回来看看你们。”我的回答让妻子半信半疑。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思前想后,一直瞒着妻子也不是一个事,我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可令我没想到的是,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还决定将自己开小卖部的一点点积蓄也拿出来支持我。我儿子也支持我发展,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信心大增。
第二天,我就注册了赫章县朝华农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我妻子将自己开小卖部的赚到的2万3千块钱拿给了我,每天还和我忙前忙后,在妻子的支持下,我一心投入到布朗李产业的发展中。
可是一开始,我就受到旁人的嘲笑,都认为汞山社区不适宜种植李子,产业是不会成功的。嘲笑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最大的困难的资金链的短缺,万事开头难,实在不行就贷款!
年年底,我通过贷款10万元创建了赫章县朝华农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20亩,布朗李10亩。到年,才看到了点希望,果树上有了斤左右的果实,我激动坏了。
紧接着,我又面临着第二个难题,销路怎么办。于是,我决定将第一次挂果的李子送公司老同事、送亲朋好友,让他们帮忙宣传。我的办法取得了效果,收到李子的人都说好吃,就这样打开了市场。年,合作社销售葡萄4万斤、布朗李2万斤,总产值60万元,发放务工费10万余元。
现在,赫章县朝华农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亩,种植新疆红玫瑰葡萄40亩、河南布朗李10亩、建设养猪场圈舍3栋,养殖生猪余头,带动就业余人次,稳定务工就业4人。
年9月,我加入了汞山村“两委”,成为了汞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成为村委会副主任后可以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一起致富,也算为我们村做点贡献。
如今,我除了在村委会的工作外,还要应付合作社的日常事务,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我不忙怕,我很高兴我的事业是能够助推村里的发展,我忙一点,村里就进步一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整理
编辑段岚茜
编审王璐瑶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