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应,赫章县七家湾街道银穗社区支部书记。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九年,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就到赫章县白果镇大营村驻村,一驻就是7年。年,我又从大营村转战到银穗社区,任支部书记。
银穗社区是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户人。我到社区后就发现银穗社区作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点,贫困人口占比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进社区的第一天,我就被搬迁群众的生活场景震撼。有的群众瘫痪在轮椅上,不能健步行走;有的群众整天喝得醉熏熏的,毫无生活动力;还有的群众外出后经常找不到路回家……看到这些可怜的群众,我流泪了。我决心留在社区,与他们手牵手,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我到社区工作后,多次深入各楼栋走访调研。在厚厚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楼栋群众的信息。为了抓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我把社区划分为4个网格。成立社区服务队,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定流程”开展组团式服务,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使社区管理和服务落实在网格、生效在网格、“消化”在网格,做到“网中办事”,真正把“上面千条线”汇聚到“基层一张网”,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化规范化质量化。我们把宣传党的好政策、组织群众就业和帮助群众办事等全部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采取‘社区党支部+联系领导+网格长+楼长+群众’服务模式,确保服务群众工作落地落实落到位。
为提升社区群众凝聚力和脱贫致富精气神,我通过社区群众大会及时传递党的好声音好政策,组织社区党员等深入群众家中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我搬迁、我幸福”宣讲活动。同时,利用端午节等特殊节日,组织群众参与社区包粽子等活动。此外,我还经常带领社区党支部成员去看望辖区残疾人、孤寡老人;积极鼓励社区群众参与文体锻炼,树立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使社区精神风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社区支部书记,我始终把“上为街道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一个好女儿的身份倾情为民服务,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与社区群众心与心相连,血与血相融。
年11月,我走访调研来到苗族同胞朱光敏家。走进朱光敏的厨房,我发现其柜台上放着几颗蔫巴的白菜和葱蒜,电饭煲空空荡荡,砧板上没有切菜的痕迹。我反复追问才知朱光敏不会做饭。当天傍晚,我带上社区两名女干部,亲自上门教朱光敏做饭。如今,银穗社区群众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这都是新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接下来,我将继续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