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村村道毕节赫章县高原村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www.csjkc.com/zjtd/421.html

日前,记者走进毕节市赫章县高原村,行走在高原村宽敞整洁的乡村公路上,只见汽车满载农资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许多小洋楼在浓雾中若隐若现,一些村民的家门口停放着崭新的小轿车,一条条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遍布村里的各个角落……这些路,也带动了老百姓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高原村的公路高原村位于赫章县珠市乡,这个乌蒙高原上的小山村地如其名,米的海拔上生活着汉、彝、苗等多民族聚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高原村一直是贫困的代名词。   “我们村以前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马,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老百姓修房子都离不开马。”高原村党支部书记邱龙玉说道。   据邱龙玉介绍,自从他任高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每次去乡里面开会都是走路去,来回三个小时的路程就这样连续走了十一年的时间。   情况在年发生了改变,邱龙玉再也没有走路去开会了。年,随着通村路的建设,一条从高原村到珠市乡的通村路在3个月的时间就出现在了村民们的面前,看着宽敞的公路村民张朝会笑得合不拢嘴。“路修好了以后我们就坐着去赶场了,再也不用走路了。”

高原村的公路通村路修建完成后,年通组路、连户路的建设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没修路之前,村里连一台拖拉机都没有,而现在村里已经有了几十辆轿车。”邱龙云骄傲地说道。   年至今,高原村从以前的“毛毛路”到如今3.5公里的通村路,1.8公里的通组路,6.5公里的连户路。出行难的问题被彻底解决后,如何通过公路走向致富成为村民们关心的问题。   今年春季,高原村结合村情因地制宜种植了青贮玉米.1亩,覆盖全村43户贫困户人,打响了高原村产业发展第一枪。   “一亩土地可以产3.5吨青贮玉米,一吨的售价是块,一亩土地的收益就比以前我们自己种包谷划算得多。”面对记者的采访,高原村村民文永亮算起了收入账。   今年已经79岁的文永亮流转了3亩多的土地种植青贮玉米,最终收成达到13吨,靠售卖青贮玉米他就拿到了元,文永亮高兴的表示,明年还要继续种。“我家的地就在马路旁边,从种到收都是车子运,我们不费力气就能种。”   今年,恒大援建赫章县养牛场成功在高原村选址,截至目前,养牛场已修建完毕,明年年初便能引进牛种,高原村的产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恒大援建养牛场“这几年,公路建设发展挺快,我们村面貌也变了大样,因为这个路,我们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很满意”,文永亮笑着说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星

编辑刘思博

编审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