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清晨,位于赫章县安乐溪乡平顶村委会旁的爱心服务站院子里,村里的7位老人一边排队理发,一边聊天,十分惬意。 志愿者文正伟正在跟村里的留守老人文天成理发、刮脸、剃须。 其实,像这样的事儿,平顶村“幸福驿站”每天都在做。
位于村委会办公楼旁的这间爱心服务站,被村民们称为“幸福驿站”以其独特的“标志”,将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聚集在这里。 幸福驿站里有一台洗衣机,来自本乡平顶村的36名志愿者每天大清晨都按排班表轮流骑着摩托车匆匆赶到这里,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义务理发和洗衣服。 村里的偏瘫老人文仕明,彝族老党员文正伟每次上门为他理发都是跪在床头,一跪就是近一个小时。“多亏了这些志愿者,不但上门为我家老伴理发,还把我家老伴的脏衣服拿到幸福驿站去洗,晒干后还要送回来,特别辛苦!”文仕明的老伴罗招玉告诉记者。 小小的驿站为村里的“老、弱、病、残、孕、幼”等重点村民提供着及时的帮助,为他们开辟了一条“爱心通道”。
“我在‘幸福驿站’当志愿者已经半年多了。我们把村里的留守老人当成了父母,留守儿童也把我们当成了爸妈。”村里的志愿者蔡靖自豪地对记者说。 安乐溪乡平顶村与云南省彝良县交界,是赫章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距离县城多公里。从县城到村里之间的山路盘旋崎岖,乘车需要2个多小时。 采访时偶遇在村里蹲点帮扶的挂帮干部、常务副县长刘庆,他说,村里的留守老人大多身体硬朗,上山砍柴、下田种地不在话下。他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子女不在身边精神空虚,年纪大了烧饭麻烦,特别是孤寡和残疾老人洗衣理发、看病不方便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十分突出。
平顶村是彝族苗族汉族村民聚居的村寨,有人,村里的青壮年早年就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县、乡党委领导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常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打交道,他们的精神状况和现实问题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县乡一合计,在平顶村建起了“幸福驿站”,从今年5月1日起,驿站大门常打开,36名志愿者为本村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理发、洗衣和心理沟通等贴心服务。为了解决留守老人精神空虚问题,志愿者们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们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还通过聊天下棋唱山歌等方式,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前几天,瘫痪在床的留守老人文仕明,因老伴要去参加一个亲友的婚礼,老人无人照料,志愿者听说后迅速赶到,从大清晨照料文仕明老人到晚上11点。 “我老伴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幸福驿站的志愿者不但长期上门为我理发和洗衣服!在此非常感谢幸福驿站的志愿者,非常热情有爱心!”文正伟的老伴罗招玉高兴得连连道谢。 不仅仅是洗衣、理发,只要老人有困难,幸福驿站的志愿者都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而且,驿站志愿者还要眼观六路,找到特别需要帮助的村民。
不仅如此,村幸福驿站还构建了在外子女和留守老人之间的亲情桥梁。最近一段时间,省外有一些地方出现疫情反弹现象,党员志愿者文正伟的手机被打爆。“村里怎么样,疫情影响大不大?家里的老人没事吧?”在外工作生活的子女很是牵挂,纷纷打电话向他打听情况。文正伟拍着胸脯回答:“村里疫情防守严格,有我在,尽管放心。” “老人们开心,我们也高兴。”彝族党员志愿者文正伟一边忙着给老人冲泡茶水,一边对记者说,“这说明,‘幸福驿站’起作用了。” 记者问留守老人文天成,“在幸福驿站理发,觉得怎么样?” 文天成坦然说:“不仅免费理发,驿站的同志还免费给我们洗衣服,到这里理发玩耍,感觉更加亲切,就像在家里一样。” “幸福驿站真贴心!满满的正能量!非常感谢幸福驿站的爱心志愿者!”
“幸福驿站真好”,这是空巢老人们发自内心的点赞。赫章县安乐溪乡积极整合资源,创新为民服务有效方式,通过建立“幸福驿站”,切实打造便民亲民服务阵地,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暖心服务,让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家”的温馨。 “幸福驿站”关乎“大民生”,乡村治理品质看细节。赫章县安乐溪乡平顶村还制定了《“爱心驿站”日常工作管理制度》,重点对驿站的日常管理、物品借用登记、补充更新、设施维护、卫生清洁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并将“爱心驿站”值守纳入全村志愿者服务活动范畴,确保驿站都有专人负责、值班人员保持在岗在位,做到每天开放服务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确保驿站能长久“转”起来,方便广大群众。 半年下来,老人和儿童们把“幸福驿站”当成了家:有空时,他们到这里乐呵乐呵;有困难时,他们到这里寻求帮助。 鼓声、歌声、笑声,让原本寂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据了解,自平顶村“幸福驿站”建成以来,参与值守志愿者36人,累计服务党员群众、户外劳动者等余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点赞。 幸福驿站,让乡村更有人情味。一个“幸福驿站”,让平顶村变得热闹又温馨,让在外打拼的子女的心,定了。
记者手记 “我们这些留守的空巢老人,就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村有这个幸福驿站真好,一定要坚持下去!”采访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倡导和坚持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引领社会新风尚,是平顶村幸福驿站最显著的特点。很显然,幸福驿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价值取向相辅相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平顶村幸福驿站,把美化乡村与便民利民服务相融合,切实解决了山区留守老人精神空虚、洗衣难等现实问题,大力提升了乡村治理品质。不仅成为当地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先行者,而且为现代化乡村治理增添了一抹色彩,让乡村更有人情味。特别是弘扬了传统美德,引导村民自觉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仁爱精神,推动了乡村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在幸福驿站的推动下,平顶村坚持念好“补脑、树德、健体”脱贫经,坚持靠产业支持发展、靠能人带动发展、靠民风保障发展,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村民们通过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鼓起了钱袋子,让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目前,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元。 近日在安乐溪乡召开的赫章县召开脱贫攻坚互学互比互查现场观摩会上,来自各村与会代表看到平顶村的变化后,不止一次表态:“现在社会就需要这种关爱。看了幸福驿站的做法,我们村也要带头这样做。 赫章县正在完善“幸福驿站”的运作机制,着力把“幸福驿站”打造成构建和谐村寨邻里关系的关爱互助平台。同时,建起心灵直通桥,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帮助时,幸福驿站心理辅导志愿者会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幸福驿站成为大家的心灵驿站。赫章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以建设幸福驿站为契机,在全县同步打造爱心驿站,实现全县爱心驿站全覆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杏
编辑刘娟利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