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区全方位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

10月28日,番禺区教育局召开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讨会,广州市学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群教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政治教研员黄志勇、番禺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吴岳冬和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相关领导和学科教研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番禺区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番禺区开展教育帮扶的一次高效教研。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线上收看人数超过1.78万人,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和赫章县、湛江市霞山区、梅州市五华县等地教师也积极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展示了番禺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12节优秀课例,涵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地理、初中音乐、初中美术、高中政治、高中历史、高中美术等12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全方位呈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的生动课堂。其中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三位老师围绕“感受生命意义,活出精彩人生”主题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化学和美术三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同上一堂课程思政课,得到贵州毕节、广东湛江和梅州等地师生的一致好评。

曹群教授充分肯定了番禺区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认为番禺区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上走在前,做得实,行得准,有示范。同时,她对优化思政课堂设计提出合理建议:一是创设情景信任学生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思维品质;三是学科课程与思政教育要融合自然,要讲得准确,听得起劲,体验到位,这样的思政课才有滋有味。

黄志勇老师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目标出发,肯定了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他指出,要结合新结构教学评理念和要求实施思政课程。优秀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要有价值性,教学任务要有进阶性,课堂程序要有结构化,教学内容要有逻辑性,要有理性的探究学习和丰富的情景活动,要把握好作业设计与学科特色的有机统一。这样的思政课才是有虚有实,有棱有角。

吴岳冬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一是人人有教育责任,要以主人翁精神站好讲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二是人人同向同行,构建五育并举的良好教育生态,做到人人能参与,课课有渗透;三是人人出育人成效,聚焦触动心灵的教育,培养理性思维,铸魂育人。

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校长何文捷在致辞中谈到,番禺区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聚焦“课程”属性,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开设了同心圆式的思政课程体系,开展了方式灵活、课程多样的课堂教学,打造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系列生动课堂,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出新出彩。

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屈秀萍老师赞赏本次展示课例的教学设计充满智慧,实现学科课程标准与育人目标的契合,课堂呈现出乐动、乐学、乐思、乐创的和谐氛围,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感受收获新知,发展能力,培育素养的快乐。她提出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协同创新,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心圆,立交桥。

会上,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树锋以《思政行立德树人,课程强铸魂育才》为题总结了番禺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并部署了下阶段的具体工作。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六个创优、五个要求、四个结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一条主线,二个目标,三个原则”,“一条主线”就是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条主线;“二个目标”就是一要实现抓住高效实施国家课程,建设高质量思政课堂的目标,二要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目标;“三个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性、价值性和适应性原则,真正实现教学理念思政化、教学内容思政化和教学实施思政化,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挑起“思政担”,所有学科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全方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此次活动还特别增设了思政教育VR互动体验环节,感受“互联网+思政教育”。参会人员通过佩戴VR一体机,身临其境体验红军重走长征路的艰辛历程。现场还有一台老式自行车与VR头盔结合的模拟体验,让大家骑行在虚拟打造的时光隧道,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飞速发展历程。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刘莉阮汉标通讯员屈秀萍辜翠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