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昌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天眼

北京看痤疮好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2/9306248.html

中等个头,黝黑的皮肤,略显沧桑的脸颊……日前,记者在赫章县古基镇见到杨洪昌时,他正在和烟农编杆,把绿油油的烤烟送到烟房烘烤。

杨洪昌是土生土长的赫章人。农家长大的孩子,当过教书先生,后来成为公务员,如今是赫章县古基镇党委委员。

“我自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自己的祖辈都是农民,自己深知老百姓的艰难困苦。因此在工作当中,我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身份,全身心地完成基层的工作。”杨洪昌说。

杨洪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普通干部,他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民情,帮民富。

作为古基镇元寨村的联系领导,杨洪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年联系元寨村后,他每周都要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实际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村民王光才家因为住房困难,杨洪昌就主动到他家,帮他解决住房问题。

“我的房子就是这一栋,老房子拆了修建的,国家给了我一点建房款,资金不够我无法修建好。杨委员给我联系钢筋水泥,拉回来,我才把这个房子建好。”古基镇元寨村村民王光才说。

在元寨村,不管是哪家有事,杨洪昌都做到心中有数。村民王勤因父母外出务工,有厌学情绪,杨洪昌就经常到他家,和他交流谈心,鼓励他好好读书。

“我爸出门打工了,我妈没在,然后我不想读书了。杨老师天天来劝我,他又帮我申请资助去贵阳读书。”古基镇元寨村民王勤说。

每次到元寨村,杨洪昌都会扭开群众的水龙头,看看有没有水,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几年来元寨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我们这里叫烂箐,出大门口就是烂泥坑,没有好路走。杨委员来到村,把国家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我们的路、电、水全部修好,现在的日子很好过。”古基镇元寨村村民王光才说。

为了帮助群众发展,杨洪昌从实际出发,为元寨村引进了魔芋、李子等,实施规模种植,发展产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杨委员一来我们元寨村,就带领我们村支两委走遍了家家户户和田间地头,给我们谋划种植烤烟多亩、魔芋多亩、樱桃多亩,江安李60多亩。还有修建了通组路、串户路9.3公里,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修建河堤,现在基础设施比以前好得太多了。”古基镇元寨村村主任陈忠瑾告诉记者。

在元寨村,杨洪昌时常召集村支两委干部共同商议村里的发展事务,共同谋划村的发展道路,从点点滴滴做起,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杨洪春说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为群众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才是对工作最好的诠释,才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做到尽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按照党委政府分管的工作和群众的期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服务;第三个方面尽心,全身心投入,努力做好乡村振兴等工作。”杨洪昌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