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书,这个桑树这样栽可不可以,你过来给我看一下嘛。”“距离再远一点,要达到一尺二的距离,栽的时候要把土压紧一些,这样成活率才高。”2月18日,在可乐乡农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永贵正在农田里查看村民陈聪栽种桑苗的情况。陈聪一边种,王永贵一边教她种植的“要诀”。去年,陈聪一家四口都在浙江务工,年底返回老家过年,原本想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便返回浙江,不曾想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计划。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返回浙江的日期也因为疫情一再推迟,陈聪再也坐不住了,主动联系社区想趁农时发展产业。“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我们农村人都会种庄稼,老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既然出不去,就重拾老本行呗。”陈聪笑着说道。通过与社区“两委”对接,陈聪把原本种植玉米的几亩土地改种桑树,再套种马铃薯。现在,一家人老老少少,全都来到农田里,挖坑的、拉线的、种苗的、盖土的,大家分工协作,其乐融融,现场一片火热景象。据王永贵介绍,今年农场社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计划种植余亩桑树,截至目前,已完成种植面积余亩。“我们可乐乡去年试种了一千多亩,农户种植桑树的第一年卖桑叶就可以实现亩产元,种植面积大的还可以养蚕,加上养蚕的话,第一年可以实现元左右,所以现在老百姓的积极性都很高。”可乐乡党委书记屈炳业介绍说。而在农场社区顺山组,村民叶国虎正在用耕地机翻犁土地,耕地机轰鸣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不一会儿,就把连片的烟田翻了个遍。“我现在犁的土地是种烤烟的,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早点翻犁出来,早点起垄覆土,移栽烟苗,我们老百姓就是这个时候最忙,不忙起来心里不踏实。”叶国虎停下手里的耕地机,喘着粗气说道。据了解,今年可乐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巩固亩烤烟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亩红花、亩蚕桑、亩半夏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人贫困人口脱贫。“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但是也不能因为疫情耽误了生产,我们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快速推进春耕生产,截至到现在,亩红花已全面完成,桑树种植已完成0余亩,烤烟翻犁土地全部完成,我们要做到双战双役,双战双赢。”屈炳业信心满怀地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星编辑顾野灵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