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宣部组织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
媒体采访团又探访了贵州多地
相关报道被网友热议
“他们的生活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让人羡慕”
……
●老字号探索“新循环”●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茅台酒酒糟一级利用生产复糟酒,二级利用生产天然气、有机饲料、有机肥。
有机肥再反哺种植生产茅台酒所需原料-高粱;天然气反哺复糟酒等酒糟多级利用、多路径循环处理方式,实现了茅台酒糟“从土里来,到土地去”的资源环保利用、发展和生态双赢。
年,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解决就业近人,年的营业收入将超过1亿元。
●百年前摔碎的茅台酒瓶来自花茂●
“荒茅田”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昔日的名称。年,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威”,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酒瓶就是花茂的土陶罐。
花茂土陶技艺传承人母先刚告诉记者,通过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将民间性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开发市场,土陶技艺再次成为手艺人的“金饭碗”,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创意定制土陶,成批量的订单也让母先刚的收入翻了又翻。
●“辣椒盆栽成了“摇钱树”●
你相信吗?将辣椒做成盆栽,一个月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就有这样的事。
武汉客商李先生年春节后在花茂村开门店经营辣椒盆栽。“从欧洲引进的种子,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观赏。”李先生告诉记者,贵州的老百姓喜欢辣椒,经营一个月就有了10多万元的收入,疫情过后生意肯定会更好。
谈及如何选在花茂开店,李先生表示,环境优美加上政策扶持让他选择落户这里经商。“这里现在的状态就是我心里的小康社会了,田间地头生机勃勃,老百姓收入高、生活环境好。”
●“花繁叶茂”喜事多●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内,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鲜花与瓜果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景象是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
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后,现年57岁的王治强创业办起了农家乐——“红色之家”,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治强期望将“红色之家”打造成百年老店,“希望子孙能抓住机遇、抓住乡愁,把这份美丽传承下去。”
●“田坎”干部的小康生活●
荒茅村到花茂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近年来依托苟坝红色旅游,积极挖掘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以“乡愁”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生机勃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
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彭龙芬是一名“田坎”干部,她说:“小康生活就是把好政策宣传到民众身边,落实到田间地头,要看村里的生活环境是否更好了,花繁叶茂,村民是否过上了好日子,腰包更鼓了,笑容更加灿烂。”
●积分就能兑换商品●
贵州赫章县金银山街道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促进搬迁民众加快融入社区和城市,社区探索建立了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的“党建+积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并以“一村一超市、一户一评比”为载体,将环境卫生治理等纳入积分管理。
入住民众在社区里爱护环境,邻里和睦,积极地参加村合作社劳务等就能获取一定的积分,积分可在社区里的积分电商超市兑换各类商品。
如今,在“党建+积分”的推动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及室内卫生、个人卫生都干干净净,为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树立了榜样。
记者:谈笑张伟刘鹏袁超瞿宏伦
来源:国是直通车中新网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