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遵义市汇川区南京路汇川体育馆附近,环卫工人张蓉走进新建的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准备吃午饭。 服务站内,桌椅、微波炉、充电宝、空调、急救箱、饮水机等物品一应俱全,环境整洁舒适,卫生间、休息室等区域向户外劳动者免费开放。“以往的环卫休息站仅能落脚,如今我们可以在这里热饭、喝热水。”张蓉说。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地点分散,户外劳动者普遍存在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的建成,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建设是年贵州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遵义市经过实地调研,筹集资金余万元,结合实际建成个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 年,贵州省通过高质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稳就业保民生,解决了一批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榕江县古州镇头塘村生态护林员覃明胜在巡山时查看古榕树长势 王炳真摄贵景网发
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年,贵州以百姓心为心,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年12月8日,贵阳市云岩区八鸽岩街道天华苑小区增设的12台电梯建成投用,成为该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的一项“大动作”。 “我们小区建成于年,共12个单元,住户绝大多数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回家爬楼已经非常困难,加装电梯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愿望。”天华苑小区业委会主任姜连旭说。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是云岩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了解到小区居民强烈的电梯安装意愿后,八鸽岩街道迅速行动,经过多方准备,克服诸多难题,圆满完成了12台电梯的加装工作。 在老旧小区里,失修、失管、失养,以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的存在,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很多老旧小区老年居民较多,基本的生活就医等需求因现实条件限制,改造意愿更加强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年,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十件民生实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蕴含着省委、省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为民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建设所公办幼儿园,从扩展基础承载能力的角度,解决儿童“入园难”问题;新建和改造城乡养老机构,从兜底保障入手,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难”问题;建设城区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从增设服务硬件设施的角度,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息难”问题…… 谋群众之利,务民生之实。民生工程已成为贵州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大品牌、政府工作的大亮点、联系群众的大纽带。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志愿者王印民(着红马甲)在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学堂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宣传相关政策。王印民供图
稳就业保障民生之根本
“年纪大了干不了重的体力活,现在村里面安排我扫路,每个月元工资,家里经济条件宽松了不少。”年4月,纳雍县姑开乡永德村57岁的村民李兴超被聘为村里的护路员,负责路面保洁,边沟清淤等工作,他感到满足。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方能解民生之惑,暖民众之心。 这一年,贵州全面落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和8.2%,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 这一年,贵州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通过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新聘续聘生态护林员等方式,促使困难人群就业有保障。 这一年,贵州还通过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有组织劳务输出等举措,外输内拓促就业创业,让群众“动起来”,腰包“鼓起来”。 有活干,有事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特别感谢村里聘我当护林员,现在每个月能领到元的工资,大大减轻了生活负担。”年下半年,绥阳县黄杨镇天平村村民张世学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成为移民本村护林员,十分满意现在的生活。 “感谢移民搬迁好政策!”从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贯洞镇美娥社区居民石应龙说,“搬来新家之后,政府帮我和妻子在社区的卷纸厂找到了工作。工厂就在家门口,我们两人上班半年了,每月一共能挣上多元。” “感谢村里的合作社愿意招我,还免费教我技术。”仁怀市九仓镇小湾村村民林宗满腿脚有残疾,本来对打工挣钱不抱希望。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到本村茶企务工,一个月能拿到元工资。“只要坚持干下去,我相信今后的日子能越过越好。”
凯里市环卫工人在新建的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休息贵州省总工会供图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冬日的赫章县寒意袭人,一大早,水塘堡乡杉木箐村村民杨光琴就在自家厕所顶上往桶里蓄水。“这个活路一周得干一次,但我觉得不麻烦。”杨光琴说。 原来,杨光琴家年刚修建了这个水冲式厕所,在这之前,她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使用着又脏又臭的旱厕。 后来,杉木箐村以“厕所革命”为契机,利用半年时间,实现了水冲式厕所全覆盖。 “以前蹲个茅坑,还要憋着气,夏天还被叮一屁股包,现在新建的厕所好得太多了。”杨光琴因为生活品质提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年到年,贵州省连续三年将“厕所问题”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多举措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都是贵州省持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最终目的。 过去,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贵州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补齐收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短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跑赢经济增速,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医疗卫生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大踏步前进。 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贵州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意味着,贵州将在更深层次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罗亮亮
编辑韦倩
编审吴文仙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