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任弼时的警卫队长,多年后晋升副总理,他的秘书后成为副主席。他就是被称为独臂将军的余秋里。
从“狗娃子”成为任弼时的警卫队长
余秋里,年生,江西庐陵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中生活很是贫苦,他的父亲因为没有读过书,甚至都没有给他取一个正式的名字,只有从父辈传下来的姓“余”。小名是农村人习惯叫的“狗娃子”。年,国内革命开始轰轰烈烈传开了,余秋里也加入到了红军当中。工作人员知道他是秋天出生的时候,便给他起了“余秋里”的名字,从此他也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余秋里在部队作风优良,成绩优异,做事高效细致,进步很快,年受职为警卫长。他要保护的对象是红六军团的主席任弼时。当时,任弼时正患疟疾,身体非常虚弱,双脚浮肿,行走不便,所处环境又十分危险,非常需要可信的安保团队保护他。余秋里机智勇敢,兢兢业业,在保证任弼时人身安全的同时,也给予了任弼时无微不至的照料。
年,任弼时身体情况因此有所好转,且随着部队的发展,前方需要干部,任弼时把余秋里派了出去。余秋里在任弼时身边前后工作了一百多天,耳濡目染,受益终身。
长征中,威名赫赫的“独臂将军”
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的领导下,突破了敌军多个团的包围,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进行长征,余秋里也跟随部队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年3月,长征途中,红二军团与敌人在乌蒙山区回旋了20余天。在赫章县境内哲庄坝,红军与敌军万跃煌纵队展开了一场激战,敌军损失惨重,仓皇败逃。当时,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政委余秋里和团长成本新率部紧随敌后,勇猛追击。追击战中,团长成本新在观察敌情时,被敌军瞄准了,危急关头,他一把拽下团长,团长逃过一难,但他却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左臂。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他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只能忍受着剧痛继续长征。
长征到达甘肃微县时,余秋里的伤势日益严重,手臂已经坏死了,甚至还生蛆了,不得不施行截肢手术。可是,要做截肢手术,连一把手术刀都没有。于是,医生从一个战士那里借来一个刮胡刀片,从团修械所找出一把生了锈的钢锯,把余秋里放在从老乡那里借来的一块门板上,也无麻醉药可注射,就那么简单地用钢锯锯断了余秋里政委的左臂。余秋里强忍着剧痛,配合医生做完了手术。手术完后,医生们都哭了。长征胜利结束后,余秋里到了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年11月,余秋里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学习。之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血雨腥风的战争经历,使他“独臂将军”的雅号越叫越响。
从“中将”到“国务院副总理”
解放后,新中国的石油供应十分匮乏,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石油成了亟待解决的国家大事。年初,早前已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余秋里在彭德怀等人的举荐下,等来了毛主席的“亲自点将”,让他脱下军装,担任石油部长。
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离,更使得全国石油系统陷入严重危机。刚被发现的大庆油田,作为当时全国石油工业的希望。他下定决心,组织起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会战。不但带领几万石油工人开发了大庆油田,脱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开启了中国石油自主供应的时代。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次会战中的涌现的先进典范。年,余秋里当选为副总理。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余秋里的革命精神感染了千千万万的追随者,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千古流芳,他身残志坚的精神也流传百世。
曾庆红(国家副主席年)是余秋里的秘书,年,由于机缘巧合来到余秋里身边。他被老将军身残志坚的革命精神折服,不仅视其为自己的领导,也当成自己的恩师和亲人,一直以余秋里的伟大奉献精神鞭策自己,默默学习他的做事方式。
年,余秋里黯然离世。他的灵棺被运往火葬场时,万千群众围在途经的街道两侧行注目礼,泪别这一位一生轰轰烈烈、立功无数的人民官。
如今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子女的我们要肩负起神圣使命,向伟大的革命先辈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如今错综复杂的变局中杀出重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