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帮扶没有停止日赫章县双

我叫徐玉灿,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双河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五年前,根据组织安排,“老熊家”成为我的结对帮扶对象。   去年8月,我开始担任双河街道纪工委副书记,按照“三转”要求,本不再有帮扶任务,但考虑到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和帮扶期间同“老熊家”建立的那份感情,我申请将帮扶进行到底。

“老熊家”是双河街道大桥村上寨组人,男主人叫熊维祥,情况很特殊,中年丧子,老年丧女,无人照料。夫妻俩始终难以接受现实,终日以泪洗面,以酒精麻醉自己,日子过得一团糟。   面对这样的帮扶对象,我既着急又难过。我细心地帮助老熊夫妇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动员其侄子代建安全住房,低保提标。但老熊夫妇还是愁眉苦脸,不能从丧子丧女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要帮扶好老熊夫妇,需从精神上着手,帮助老熊夫妇解开心结,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和家的温暖,振作起来生活。围绕这个重点,我拟定了自己的帮扶措施。   我像照顾自己父母一样,忙里偷闲帮老熊家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缺盐少油的时候,也及时购买送去,逐步把自己融入到老熊夫妇的家庭中。   每次走访,我都要在“老熊家”待上大半天,边和老熊夫妇聊天拉家常,边对老熊家生活用度、环境卫生和精神状态进行了解。帮扶一段时间后,相互之间说话已消除了隔阂,像家人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油和米要吃完了也不晓得讲一声,每次都要等我来看了才晓得没得。”“放马的时候叫你拿起伞去,不听,如何?被雨淋了几次都不长记性!”我时常让老熊夫妇感受到家人般的数落和唠叨。   唠叨归唠叨,老熊夫妇一点也不生气,反而习惯了这种嘘寒问暖的方式。“你又喝酒了,叫你少喝点你就是不听。”“来!我们爷俩喝两杯,我就听你的话!”有时在电话里也互相抬杠,但交流是善意的。   “我们什么政策都得的,钱我们过久再取来买过年猪。小灿对我们很好,没有小灿我们不知能不能挺过这道难关。小灿不是我的帮扶干部,是我的女儿!”熊大娘笑着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

编辑李贝多

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