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不忘初心勇担当不辱使命战

我叫杨宇,是毕节市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中心派驻赫章县古达乡水营村第一书记。  年4月,我来到了赫章县古达乡水营村驻村。  水营村是赫章县海拔最低的地方。三面环山,刹界河沿村边流过,适宜于早熟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全村共四个村民组,一至三组的村庄依山而建,绿树成荫,仿佛是世外桃源。但是守着绿水青山,水营村的人们没有找到最好的发展门路,依然是一个贫困村。  到村以后,村的困难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在村开展工作,真是千头万绪,要办的事情很多。  为了摸清村情民意,我带领村支两委人员,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走村串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将群众反响最为强烈、最为迫切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到我们村发展的良方。  要致富,还得先修路,水营村种了这么多年的早熟水果和蔬菜致不了富,最大的原因在于交通问题。  水营村通往外界的路,路况很差,特别是从新路口到陶家老包一段,路面存在来严重破损,安全隐患大,不利于车辆通行。水营村乃至全乡的交通运输受到极大影响,我找单位领导汇报这一情况,经过多方协调对接,调整了万元资金对这一路段进修复。  道路修复后,缩短了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村民的水果、蔬菜还能卖个好价钱。路好了,进村来采摘的游人不少,樱桃、李子这些水果价格也提高了。  我抓住脱贫攻坚四大硬仗的契机,带领水营村村支两委宣传动员村民调整土地,规划路线。完成3.2公里的通组路建设,惠及两个村民组62户,人。  水营村第四组11户人家居住在山顶上,没有水源,用水非常困难,过着靠天吃水的日子,一年缺水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我多次与赫章县水利局对接,争取了元补助资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修建了六个水池,每个30立方米,解决了他们的吃水问题。  水营村是夹岩水利工程的村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荒山、林地等,当时没有划分得很细致。现在征收搞建设,值钱了,大家都争地盘,产生了不少的矛盾纠纷。面对这一情况,我利用开院坝会、走访涉及农户、与村民交心谈心等方式了解情况,并请出了当年的老支书、老村民参与调解,共调解矛盾纠纷数十起,涉及金额上百万元。  随着水营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水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科学谋划,大打生态牌,发展绿色经济。同时利用夹岩水利工程覆盖本村的优势,提前谋划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编辑段岚茜编审田旻佳韦一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