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就高考了,不少学生都在备战高考。
前两天与学生课余时间聊天,有个高三学生问我,他说他老家是毕节赫章的,属于很乡下的那种,从县城乡镇到他家都还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父母都在福建那边打工,家里也没有人可以给他做一些高考指导。
他问我,像他这样的情况考哪种学校比较好?
对于学生的这样的提问,我们作为老师也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基础课的成绩好坏也不一样,并且填报省内与省外学校的动机性与目的性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知道学生将来对于自己学业发展方向、毕业以后做什么职业的期盼值等等。
这个学生读的是文科,英语成绩偏弱,但数学、语文都不错的,综合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上。
以我们学校最近的2次适应性考试来看,他上一个本科大学还是没有问题,说的是二本学校。
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对教书育人有兴趣的话,填报师范类学校是个不错的高考志愿选择。
我教书11年,其中教高三历史课8年,这些年里看到不少农村学子的高考志愿选择。看到毕业后有很好人生归属的,或者是说有非常稳定的工作,有还不错的生活质量的学生,选择读师范类学校毕业的都还可以。
当然,能考得上清华北大,那肯定去读清华北大了,假如成绩一般,那么选择一些师范类学校、政法类学校、医科类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可能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吧,始终觉得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找到一份相对稳定一点的工作。
读师范类院校对于农村子弟来说,有以下几个好处:
1,学费相对来说并不高,并且每个月都有一些国家和地方补贴。比如十几年前我在贵州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每年学费不到块,每个月还有86块钱的补助。
2,读师范类毕业的,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只是说去教书的学校是不是名牌、重点中学而已。所以,决定就业去向的话语权始终都还是在自己手中的,就更加需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下一番功夫了。
3,读师范类院校有的还有定向录取与招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况去读书的往往学费都不用出。我们以前班上就有好几个同学是这样情形,毕业以后就去签署协议的学校上课,当然这些学校基本上都不在省城、州府所在地,所在地区比较偏远一点。
4,现在我们国家各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职员的基层经验,学校也是这样的。你在哪里教书,有着什么样的经验,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都是一笔人生财富。换句话说,你在基层教书多少年,表现优异,再去考公务员或者进修等等,都是一项加分选项的。
5,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钻研一行。假如真选择报考师范类学校,最好还是首先就得热爱这个职业、这份工作。因为只有自己真的很喜欢教书育人,你才会不断去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成长进步。
个人觉得,像他这样的情况,对于农民子弟来说,读师范类学校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