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的窝距和行距是种芋直径的4—6倍,打窝要呈三角形,摆放魔芋要倾斜且不要用力按压……”3月14日,在海拔米的毕节赫章县安乐溪乡平顶村梁子,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毕节市魔芋产业联盟秘书长邹涛深入浅出地讲解种植魔芋的技巧,一场产业结构调整(魔芋种植)培训会正在进行。 在地头,邹涛熟练地拿起锄头,开沟、起厢、打窝,然后摆放、盖草、覆土……一连串干脆利落的动作让在场的人感到惊讶,有人小声地说:“这哪里是一个读书人!干起活来不比我们这些庄稼人差。”
今年,安乐溪乡平顶村村委会主任文付贵带头种了40亩魔芋。“前几年,我参加了很多魔芋种植培训会和论坛会,了解到魔芋具有发展潜力。作为村主任,我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只有我带头去做了,如果成功了,老百姓才会相信我。”文付贵说。据了解,除了种魔芋,他还种了20多亩半夏、20多亩药用黑豆,养了40多头可乐猪。在他带领下,村里也把合作社成立起来了。 “安乐溪虽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但我们有信心把产业做大、做好、做强。今年,全乡共种植魔芋亩,天麻1亩、桑树亩、大核桃1亩、半夏亩、食用菌20万棒。”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周遵龙满怀信心地说,“在产业调整方面,我们写下了二十八字箴言:埋头立下愚公志,誓把产业调到底,不管土地多破碎,也要绘出青山绿!”
通讯员巫昌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肖凌编辑肖慧编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