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8时30分,赫章县结构乡一派寂静,春风拂面让人倍感精神爽朗。
“老罗,还是雷打不动地去学习去呀?”
“对呀,三天不学习,做事难出力嘛。”
……
从食堂出来,结构乡干部职工便三三两两地往会议室赶,他们要准时参加每天晚上七点的集中学习。
夜幕降临,结构乡政府大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乡干部职工齐聚一堂,“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新农合政策解析及本乡镇收缴工作经验总结’,请王景给我们授课,熊群和陈文成作交流发言。”主持人周训文直入主题。
结构乡位于赫章县西北部,平均海拔米,被当地人称为“赫章小西藏”,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曾是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之一。
近年来,结构乡按照“”的发展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富乡、生态美乡、宜居靓乡”的发展定位,切实打造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云上结构”新未来。
结构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丰富“云上结构”品牌内涵,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基层社会治理“三大项重点任务”,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建设。
为把全乡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掀开乡村振兴新篇章,结构乡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为干部职工“补钙”“充电”。
“我们按照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原则。”结构乡党委组织委员刘留介绍,每周开展4次集中学习,每次1个小时,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新国发2号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同时又兼顾新农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等基层业务内容。
赫章县四大坝区之一的结构乡毛姑坝子,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同时,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平台线上学习。全乡乡村两级干部凡没有参与学习强国学习的每月扣除考核分2分,全乡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充电”已蔚然成风,指尖学习成为新风尚。
“我们每天让线上学习成为常态,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让‘学习强国’成为党员干部职工增长知识、深化思想、提升境界、服务政务发展的‘充电宝’。”刘留介绍。
群众在采摘香菇
罗平静是结构乡文化站负责人,从一名人民教师到基层干部,他见证了结构乡的飞速变化,“以前只有两条通乡的泥水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结构大梁子,包谷洋芋过日子’,是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
如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铺天盖地,光伏等绿色能源如火如荼,搬迁社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结构乡正往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踏步前行。
位于结构乡的多魁村的光伏能源
“新国发2号文件强调要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业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在学习新国发2号文件后,罗平静深有感触。
“结构乡属全省文明乡镇,全乡少数民族占比51%,彝族、苗族文化颇具特色。结合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多魁花场梁子民俗端午节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彝族苗族文化,打造中山彝族特色集镇,打造多魁彝族苗族风情园,实现农旅结合。”罗平静向往地说。
学习的目的是实干,实干是最好的担当。为把学习成果激活发展动能,全乡干部职工以学促干,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发图强谱华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