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心坎上毕节市送文化

年过古稀的老人拄着拐杖来了,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来了,也有人踩着单车来了,还有人开着大卡车看戏来了……9月4日下午,毕节市“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文艺演出在赫章县水塘彝族乡水潮村举行,活动吸引了附近上千名彝族村民前来观看。

“就图这个热闹,自家有电视,但就是没有这种氛围。”在村广场上看演出的彝族村民王正学高兴地说道。

歌舞《脱贫宣言》李学友摄

在水潮村,演艺人员表演了歌舞、相声、小品、魔术、器乐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的村民们畅享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9月的赫章美成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脱贫攻坚战正酣!如此美景,焉能没有文化助兴?

自由毕节市委宣传部、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毕节市年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活动在赫章县启动以来,演艺人员从8月31日起走进赫章县河镇乡、德卓乡、安乐溪乡、珠市乡等16个贫困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彝族、苗族、白族等各族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搬迁点群众观看演出李学友摄

“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一天,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送来温暖!”“你们送来的文艺演出真是太及时了。”在每次演出活动现场,采访中记者常常听到农民朋友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慨。在中共毕节市委宣传部的统筹组织下,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毕节乌蒙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入研究新农村新农民的需求特点,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量身订制”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组织活动,全体演艺人员都把全部身心扑进来,认真策划、充分准备、真心投入、全情流露,把舞台搭到田间地头,将真正的艺术送到农家,送到农民朋友的心坎里。

此次活动以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组织演出,“活动不同于以往开展的‘上面送什么,农民老百姓就得看什么’的文化下乡演出。“赫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刚介绍,为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今年毕节市加大了送文化下乡的力度,丰富“文化下乡”种类,有老年人爱看的各类戏曲节目,有年轻人爱看的少数民族群众歌舞,有小朋友喜欢看的相声、快板等。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引进群众“点餐”服务,群众可以对下期节目给出自己的建议,再由演艺单位根据情况统筹安排,通过“三送”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保证内容常换常新,寓教于乐。

街舞表演李学友摄

在安乐溪乡,记者发现一个叫李文涛的中年农民,一直跟着演艺人员跑了多个乡镇看演出。看到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艺术家来到自己身边,群众的内心被暖流紧紧包裹。珠市乡75岁的村王应祥看到规模盛大、场面红火的文艺演出,连连感慨:“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老百姓很幸福很满足。”

“送到百姓心窝里!”毕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云江表示,“送文化”不能“一厢情愿”,而要“两情相悦”,真正为当地带去更精准、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文军扶贫”行动,根据毕节市各县区的实际需求,毕节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演艺单位精心准备了“文化套餐”,将赴威宁、纳雍、织金、百里杜鹃等各县区巡回演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杏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