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州日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哲庄坝战斗吗?”
“你们知道‘独臂将军’余秋里的故事吗?革命先烈们是如何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青春之歌?”
“同学们,跟着老师,让我们走进贺龙指挥部旧址,认识一下红二、六军团的将军,哲庄坝战斗故事可多了!”7月1日早上10点,赫章县退伍军人王国清准时来到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广场,给赫章县哲庄镇中心小学五一班的学生讲解余秋里的故事,他一边讲解一边望着孩子们,古铜色的脸庞绽放着笑容。
年3月12日,红二、六军团按照野马川会议的部署,打响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哲庄坝战斗,贺龙等经过周密细致的部署,指挥红军伏击国民党军万耀煌纵队,将长驱直入的敌军分割合围,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完全失去控制,乱作一团。经过一天的战斗,红军击溃了万耀煌纵队。战斗中,十八团政治委员余秋里英勇负伤,失去左臂,后被称为“独臂将军”。十一连指导员田华堂等红军光荣牺牲。
哲庄坝战斗是红军长征途中乌蒙山回旋战中极为重要的一战,为红二、六军团冲出10万敌军的重围、北上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年的国家公祭日、国防教育日等特殊的日子,赫章县都要组织全县中小学学生走进哲庄坝红色教育基地,培养他们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的意识。“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必定会为学生未来成长成才打下深深烙印。”赫章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大权表示。
万里长征虽已远去,真情却历久弥新。
千余名学生组成的方阵拼接成巨幅五星红旗,上千人变换出“”“”“”“爱中国”等字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哲庄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怀揣爱国情、报国志,用青春向祖国告白。
“红色文化为学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该校给师生讲党课的赫章县委书记颜岭说,学校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聚魂的功能,把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磅礴力量,涵养着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
“赫章县将深入挖掘以‘哲庄坝战斗’为代表的地方红色文化新内涵,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精神激励功能。”颜岭说。
一直以来,赫章县重视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培育点的建设,以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思政课改革切入口,让社会各界兼职导师走进课堂,与专职思政课教师共同进行课程教学,让中小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课程教学、社团活动、课题研究”三位一体模式,多层次、多方位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红色文化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赫章全县师生砥砺前行。-08-:00:00: